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央行出台条码支付新规 煎饼果子摊贩被给予合法地位

2017-12-28 10:27:20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央行同时要求,移动终端展示的条码,不能包含任何与客户及其账户相关的支付敏感信息;支付机构不得将特约商户资质审核、资金结算、交易处理等重要工作交给外包机构办理;不得采用交叉补贴、低于成本价格倾销等不正当手段进行市场竞争等。可以看出,央行对于硬件方面的条码支付安全作出了全面规范。另外,将原本不受重视的煎饼果子摊贩一类都纳入规范,给予合法地位,被认为是央行新规最为“接地气”的一环。

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资深合规总监唐凌表示:“以前所有商户必须要有营业执照等,现在有身份证和摊位就可以开展业务,拥有合法地位,这是一大突破,也是便民惠民的普惠金融体现。”

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央行这次明确规定,根据风险防范能力不同,将对扫码支付进行限额管理。当人们进行扫码支付时,手机或者商户的收银机每次生成的条码都不同。对于这种动态条码支付,新规规定,采用两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其中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可以自主约定每天的累计交易限额;采用两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但其中不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应超过5000元;采用一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应超过1000元;而采用静态条码支付,即常见的商户贴在墙上或者打印好的二维码支付,无论采取何种交易验证方式,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都不能超过500元。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副秘书长亢林表示,对大多数消费者而言,限额并不会产生大影响,“人们日常使用的支付宝和微信,一般使用两个以上的要素,比如指纹、密码,单日限额是5000(元),不会给消费者带来任何不便。”

去菜市场买菜、偶尔下馆子吃顿好的,500元的静态条码支付似乎够了,但如果不注意消费了600元或者更多,扫静态码可能有点麻烦。那么,静态条码每天500元的交易限额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大家的日常消费?

在董希淼看来,“从2015年到2016年,主流支付机构的条码支付95%以上都在500元以下;2017年上半年,主流支付机构条码支付平均金额是108元。我认为,实际使用过程中,无论是商户还是消费者个人,都不会有影响。”

中国银联云闪付专项工作团队助理总经理海涛认为,在便捷支付与防范套现洗钱之间,新规已经找到了平衡点,“类似收钱码这类,在路边买红薯、早餐、米线,肯定能够满足;但前期好多大额的运用到套现领域,所以央行定的新规也考虑到各种利弊。如果客户真有需要,一笔也可以拆成两笔或者三笔,不太受影响。”

专家还提醒,由于静态条码容易被篡改或者变造,也容易感染木马或病毒,因此建议消费者尽量使用动态条码支付。比如手机里生成的二维码,就属于动态条码,这也是条码支付新规希望引导市场走向的更安全的支付方式之一。唐凌表示:“这很好地保护了消费者权益,因为风险更小。”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