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中国人民银行昨天(27日)傍晚宣布,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和技术规范等文件已经发布。这意味着,在生活中很常用的支付方式——条码支付,正式结束了试点,成为央行认可的支付方式。
这一规范将从明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规将依靠哪些手段达到“治乱象”的目的,看似可能引发担忧的限额实际上会有多大影响?规范又将如何推动条码支付方式继续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
条码支付,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扫条码或者二维码,完成收款或者付款的支付方式。从兴起到乱象丛生,再到被暂停,条码支付一路走来颇多坎坷。但由于门槛低、使用便捷,近年来它成为大众最常用的移动支付方式之一,悄然走进了大多数国人的手机。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副秘书长亢林说:“条码支付这几年发展比较快,而且已经在线下作为银行卡的补充,小额便民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曾有一个段子,说一个小偷把楼下便利店的支付条码换成了自己的,每天在家默默收钱,直到月底店主结款时才发现。网友纷纷留言,惊呼现如今做小偷都需要掌握高科技,更感叹条码支付早已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一个几乎渗透到每个人生活中的市场没有规矩,当然不行。
央行在答记者问中表示:“由于缺乏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在条码生成机制和传输过程中仍存在风险隐患,也引发了支付安全的风险案件,市场机构在业务推广过程中还存在不正当竞争等现象。”这就是条码支付新规出台的必要性。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分析:“从技术层面看,扫码容易携带一些非法代码,在传输过程中易被攻击,所以给客户的信息安全和资金安全带来威胁;从市场角度看,不断地加大了此领域的竞争,其中就出现一些不正当竞争,扰乱了整个市场秩序;从合规角度看,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商户收单环节,有一些劣质商户进来。”
条码支付新规中首先明确,支付机构提供条码支付服务,必须持牌经营。对于使用条码支付的商户,也要求必须确保是依法设立、合法经营的特约商户。同时要求建立特约商户检查制度,特约商户信息库和黑名单管理机制。董希淼认为,此举可防止劣质商户侵犯消费者权益,“如果有不良信息,信息库一比对,你可能要谨慎开展条码支付业务;如果已经列入支付清算协会黑名单的,你要在十个工作日内退出,防止这些劣质特约商户侵犯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