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见面会现场。 南方日报记者 张梓望 摄
“中国器官移植技术已从国际先进水平的跟随、效仿者,走到了国际舞台的中央。”16日,在2017中国—国际器官捐献大会上,谈到广东专家何晓顺教授团队率先在全球实施的“无缺血”肝移植手术时,荷兰UMC格罗宁根大学医学综合移植中心主任罗伯特·波特(Robert J.Porte)当场“点赞”。
这是中国—国际器官捐献大会首次在广东召开,吸引了500多名国内外专家与会。其中,器官捐献与移植的“中国模式”受到了全球专家的关注。
截至2017年12月10日,中国大陆已累计实现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14861例,捐献大器官4.1万个,器官捐献者志愿登记人数超过36万人,预计中国将在2020年成为世界第一移植大国。
我国有了破解器官短缺难题的中国方案
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洁夫在大会上表示,中国已初步建立起一套公平公正、阳光透明的公民器官捐献移植体系,中国也正在以更加自信的姿态面对世界。器官捐献与移植的“中国模式”是破解器官短缺这个全球共同难题的中国方案,是对器官移植事业发展规律的新探索,为世界特别是与中国有相似国情的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新模式。
器官捐献与移植的“中国模式”有六个特点,包括全面构建国家层面的器官捐献移植法律框架,确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国家器官捐献与移植五大科学工作体系;创造性提出了中国心脑双死亡的器官捐献科学标准与流程,确保器官获取符合法律规范,建立信息化的监管平台,器官移植监管步入大数据时代;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捐献与移植人道主义救助体系,促进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良性循环;充分发挥制度优越性,创建全社会参与的捐献移植保障体系;充分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全社会培育器官捐献是大爱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