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媒体:“混基层”现象五花八门 别伤了基层干部的心

2017-11-29 17:25:57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有资源”的镀金干部,一般家里经济条件较好。他们经常开好车上班,喜欢吃吃喝喝,拉拢关系。

湖南一位乡镇公务员对半月谈记者坦言,之所以选择乡镇,是因为工作几年就可以想办法调回省城。

“不可思议的是,镀金干部的锻炼时间一到,往往能如期调走或者提拔。”老周感叹,相比之下,真正扎根基层的干部几乎没有机会直接调入省城。

“下来锻炼是政策鼓励,往上提拔系政策倾斜,程序没有漏洞。”一名长期做组织工作的官员直言,目前很多凭基层经历升迁的干部是为了提拔而去基层,并没有达到锻炼目的,属于“打着制度的牌子,钻了制度的空子”。这种“先下再上”的曲线模式,符合政策规定,符合程序,颇具隐蔽性。

基层镀金,伤了基层干部的心

怀揣镀金思想、把基层当“跳板”的干部,要么因碌碌无为而不被人记住,要么因太过招摇而被人指指点点,使得原本为锻炼干部、夯实基层的好政策在一些地方沦为“空转”,造成负面影响。

采访中,基层普遍反映,镀金干部乱象挤压了基层干部正常的上升通道。一个目睹某省城干部“先下后上”镀金成功的基层公务员认为,

一是觉得“不公平”,基层干部“白加黑、五加二”地工作,不一定能换取晋升,镀金干部却直接空降转提拔;

二是觉得“不高兴”,不少下来锻炼的干部从工作能力到工作态度都不能让人信服。

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与镀金干部相比,扎根基层的干部有着明显升迁劣势,上升通道被挤压则造成他们对自身发展产生了消极心理,甚至出现群体性焦虑。

长期调研基层干部状态的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刘学平表示,镀金干部“假装在基层”等现象,具有多重危害。

其一,违背了公平,挤占了从基层做起的干部正常晋升的机会,挫伤了干部队伍的积极性;

其二,违背了党和政府推动干部下基层的初衷,影响了基层的建设;

其三,扭曲了党和政府选人用人政策,他们以投机取巧方式上位,为干部队伍埋下了长远的隐患。

原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华夏廉洁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傅学俭说,镀金干部乱象是人事腐败的新变种,是对党“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干部路线的破坏和践踏,必须治理。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