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深圳地税从“管户”向“管事”转变

2017-10-17 15:27:54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央广网深圳10月17日消息(记者郑柱子 通讯员刘之佳)越来越多的深圳纳税人发现,过去与他们面对面联系、固定管理他们的管理员“不见了”,取而代之是一系列互联网办税和咨询入口。

从2017年5月1日开始,深圳市地税局正式在全市13个征收局全面实施数据化管事模式改革。这标志着深圳地税管事模式改革从两年多前的试点探索进入到成熟统一的新阶段,在全国税务系统实行多年的管理员划片“管户”模式被与国际接轨的“数据化管事”模式彻底取代。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放管服”改革举措中,“改革税收管理员”制度列入其中,深圳又一次走在了全国之前。

在过去的“管户”模式下,一个管理员几乎负责自己控管的纳税人的所有事项。随着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和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推进,新办商事主体数量大幅增长,基层税务部门“人少户多”的矛盾日益加剧,税收管理员人均管户数不断攀升,“保姆式”的管理让基层税收管理人员处于疲于应付状态,很难对税源管深管透。有的管理员的管户数高达三千多户,难免力不从心。

深圳市地税局党组书记、局长钱勇表示:“数据化管事模式改革,就是要取消管理员制度,摒弃保姆式管理与服务理念,化解传统管户模式下管理员承担无限责任的执法风险和权利过于集中的廉政风险,把税务部门的职责事项理清晰,对本应属于纳税人的权利和责任‘还权还责’,对税务部门的职责事项则通过大数据风险管理来履职尽责。”

经过近几年基层的反复实践与艰辛探索,深圳地税将笼统的“管户”职责,梳理为130个税收管理事项,逐一明确其操作内容、产出物、流程和标准四个基本要素。通过再造管理事项流程,最大限度地对各类事项进行数据化改造,纳入信息化管理流程之中。测算3000多万条工作数据,因事设岗、因岗配人,科学合理地调整机构、编制、人员,建立与事项管理相适应的组织架构。

在数据化“管事”模式下,深圳地税以“是否涉及纳税人税收利益、是否由税务人员进行主观判断和审批”为标准,清晰划分权力事项和非权力事项,使管理事项中的廉政风险点清晰起来,便于设置廉政防控措施。对于体现权力的事项,在工作流程上分解和制约权力,在信息系统中实现各环节留痕,有效防控了廉政风险。

关键词:深圳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