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遵义西站的变与不变

2017-10-16 14:32:54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央广网重庆10月16日消息(记者刘湛 通讯员代刚飞 高大华)近日,遵义西站广场上,高高的红色站房傲然挺立,“平稳有序、便民利民、旅客满意”“安全第一、服务至上、温馨体验”的标语分布在站房主楼的左右两侧更是十分显目。广场上来往的旅客虽稀稀疏疏,但干净整洁的广场环境让人感到舒适。

  

  更名后的遵义西站

服务设施越变越多

“车站始建于1965年,曾于1997年进行改扩建,现在这个红色站房就是改扩建后沿用至今的。”原遵义站站长智文国回忆到,建站初期,车站设了5个售票窗口、候车室只有300余个座椅。改扩建后的车站建筑总面积达9000平方米,主楼10层,两翼4层,内设候车室3个、售票窗口9个。

“近几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遵义西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杨遵是遵义西站的客运员,今年是他到车站的第八个年头,刚来车站时担任助理值班员,后来从事客运工作,算是车站的“老人”了。

2015年,为了解决旅客购票排长队、急客取票时间不足等问题,遵义站逐步增设了6台自动售票机、4台自动取票机。为了保障旅客的人身安全,该站修建了反恐防暴围栏,站前广场实现全封闭管理,有效改善了站前广场脏、乱、差的环境。增设的4套安检设备将危险品堵在了站外车下。同时,该站还对候车室的通风设施进行补强完善,给旅客营造了舒适的候车环境。

据该站售票值班员高书潼介绍,短短五年时间,该站的互联网代售点从最初30个增加到现在102个,覆盖了遵义市所有区县及部分乡镇,最大限度地为市民出行购票提供了便利,也真正践行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

  

  姚妮服务台

服务举措越变越好

走进遵义西站售票大厅,姚妮服务台前热闹非凡。2015年10月1日正式亮相。而它的前身则是2013年以姚妮命名打造的姚妮满意窗口。“姚妮姐是我一直崇拜的人物,曾担任车站售票值班员,在售票岗位工作了十余个年头。无论何时,她始终把工作放在首位,帮助旅客、关心同事、热爱工作,多次获得路局先进生产(工作)者、春运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为全站的职工特别是我们青年职工作出了榜样。”说起姚妮,该站售票员任频赞不绝口。

“姚妮”服务台成立后,该站专门抽调了4名责任心强、业务素质强、形象气质佳、服务态度好的工作人员到服务台岗位,竭力向旅客提供信息咨询、重点服务、行程规划、投诉受理、失物招领等全方位服务。无论春暑运、小长假、黄金周,姚妮服务台始终站在车站客运服务的前列,每天向南来北往的旅客宣传铁路“要您满意”的服务精神和“用心服务、用爱传承”的服务理念,是该站客运对外服务工作中的一面旗帜。

“春运再苦再累,那也我们的本职工作。而每年的春运志愿者,他们都是牺牲与家人春节团聚的时间,默默奉献在各自岗位,协助我们为旅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该站客运值班员童婧雅是2013年入路分配到车站的,已经经历了4个春运,让她印象最深的还是每年的春运志愿者。自2010年春运以来,该站都会面向遵义医学院等当地大中专院校招募20余名青年志愿者,提供春运志愿服务。在繁忙的春运中,春运志愿者在车站总是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活跃在旅客购票、进站、候车的各个角落,耐心解答咨询,积极引导购票候车,主动帮助重点旅客。7年来,春运志愿者已累计服务旅客10万余人。

  

  原遵义站

不变的是服务旅客的初心

今年以来,该站借遵义市开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遵义”的东风,落实“强基达标、提质增效”工作主题,结合“多彩贵州、千里铁道文明线”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该站对广场、售票厅、候车室、站台等场所进行了全面的卫生清理;增设引导标识,在自助售票设备上完善使用说明;完善站区无障碍设施建设,设置无障碍窗口、无障碍厕所,为旅客出行提供便利。与此同时,该站更新了开水供应设备,确保24小时为旅客提供开水供应;及时维护手机充电站,满足旅客手机充电需求;加强候车室巡视,提供导候服务,遇大客流时,优先安排重点旅客进站,为旅客提供温馨、舒适的候车环境。

此外,该站还对姚妮服务台人员加强培训,提升业务水平,为旅客提供更加周到的购票咨询、行程规划等服务。同时,该站加强与地方媒体的沟通,及时发布列车加开、停运、晚点信息,方便旅客出行。

“今年7月1日,车站正式由遵义站更名为遵义西站。虽然伴随遵义市民52年的站名变了,但我们服务旅客的初心一直未变,服务质量更是丝毫未减。”该站党总支书记袁航介绍说,“近五年来,我站陆续接收了70余名大中专毕业生,现青工人数已接近职工总数的50%,他们很多都走上了班组长的岗位,成了车站的中坚力量。”据了解,今年以来,该站未发生一起客运责任投诉事件,优质的服务赢得了旅客的满意和赞许。

关键词:遵义西站广场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