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扬波大海 走向深蓝——十八大以来我国推进海洋强国建设述评(2)

扬波大海 走向深蓝——十八大以来我国推进海洋强国建设述评(2)
2017-10-08 11:01:52 央广网

“泰山站的建成,进一步扩大了中国开展南极科学考察活动的覆盖范围。”国家海洋局有关负责人透露,不仅如此,近两年来,我国南极科考队已在南极罗斯海地区完成了中国第五个科考站的选址工作,预计最快2022年建成,届时将进一步优化我国在南极的科考布局。

2017年1月8日17时35分,一架红白相间、尾翼喷绘着鲜艳五星红旗的固定翼飞机,稳稳降落在南极冰盖最高区域的昆仑站。这是我国首架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

时任昆仑站站长的魏福海说,“雪鹰601”实现业务化飞行,南极内陆考察不只有“陆军”,还有了“空军”。连同“雪龙”等科考船的海上支持,中国南极科考由此进入了海陆空立体化时代,考察空中调查和保障能力得到加强,考察的深度和广度得到进一步扩展。

考察范围的不断拓展,同时承载的是一份大国担当。

  “雪龙”船停泊在麦克默多湾。新华社

“一艘载有74人的俄罗斯客船被浮冰困住,两座冰山正向船舶漂移,船上人员安全受到威胁,情况危急,急需救援!”2013年12月25日,正在南大洋全速航行的“雪龙”船收到俄罗斯客船“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的求救信息。

国际救援,义不容辞。“雪龙”船随即调整航向,极速驰援。2014年1月2日,“雪龙”船抓住有利天气窗口,利用K32直升机将遇险船舶上的乘客成功转送到澳大利亚“极光号”上。

2017年5月,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和南极环境保护委员会会议首次在中国北京举办,中国在南极事务的参与度不断加深。据了解,我国目前已经加入了几乎所有与南极相关的国际公约和国际机构。

面对最近5年来的成绩,王宏表示,南极事业的光辉历程是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见证,在全球海洋事务中树立起了我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海洋新兴产业助力国计民生

经略海洋,建设海洋强国,发达的海洋经济是重要支撑。

统计数据显示,5年来,我国海洋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2012年至2016年,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7.5%,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速0.2个百分点,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速2.7个百分点。2016年,海洋生产总值70507亿元,是2012年的1.33倍,占国民经济比重的9.5%。

其中,海洋新兴产业成为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能。

世界最大的潮流能发电机组原来装机容量仅1.2兆瓦。如今,我国的LHD林东模块化大型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打破了这一纪录,装机容量达到3.4兆瓦。截至2016年底,累计发电17万度,一举使我国潮流能发电装置装机规模、年发电量、稳定性和可靠性等多个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为亚洲首个、世界第三个实现兆瓦级潮流能并网发电的国家。

2017年初,中国科学家成功自主研发的“海浪发电机”——鹰式波浪能发电技术和整套装备设计,不仅获得中国、美国、澳大利亚三国发明专利授权,还获得法国船级社的认证,标志着这一技术具备了产业化和走向国际市场的技术条件。

海洋能,这座沉睡多年的蓝色能源宝藏正在被“唤醒”。

2016年10月1日,三沙市永兴岛千吨级海水淡化厂正式通水,岛民杨丽从水龙头接了一大盆淡化海水,“几年前大家用上了淡化海水,但有时候会停水,现在千吨级海水淡化厂建成了,不用再担心停水了。”杨丽笑着说。

永兴岛项目仅是众多海水淡化项目的缩影。5年间,在海南、河北、山东、辽宁、江苏甚至新疆,一个个海水或苦咸水淡化项目陆续建成。成千上万的居民和永兴岛上的杨丽一样,怀着激动的心情迎接着第一盆淡化的清水从自家水龙头流出。

对于中国海水淡化从业者来说,让淡化成果惠及百姓民生,正是他们的目标。而今回头看,他们的梦想已经化为现实。

走向海洋,拥抱深蓝。海洋的地位和作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如此密切相关。5年来,我国海洋事业的创新发展让蓝色的“中国梦”越来越近,而海洋也将为点亮世界的中国“火炬”提供源源不竭的澎湃动力。

《光明日报》( 2017年10月08日 05版)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