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产业扶贫的“绥德实践”
【砥砺奋进的五年·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在行动】
在国家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的战略布局中,作为国家吕梁地区特困片区县、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全省旅游产业扶贫重点县,民歌《三十里铺》的故乡——陕北绥德,如何发力、破局?
“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为依托”,这是绥德给出的答案。为推进产业扶贫工作,近年来,绥德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负总责,常务副县长分管扶贫的领导机制,实行脱贫攻坚“周调度、月推进、半年考评”制度,确保了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的有序推进,形成了全县齐抓共管的大扶贫格局。2016年,绥德被陕西省委、省政府评选为“扶贫绩效考核优秀县区”。
“一地生四金”
“机制在于探索,模式在于创新。只有因地制宜选对产业,才能种下‘福根’,栽下‘摇钱树’。”绥德县委书记李永奇的话掷地有声。
在脱贫攻坚实践中,绥德立足实际,把产业扶贫作为贫困人口脱贫不返贫的坚实支撑,大力发展以山地苹果、核桃、红枣、芝麻蜜香瓜、养殖、文化旅游、特色小吃为主的本地优势产业,初步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
同时,为了实现长期稳定脱贫,县里还以产业促创业和就业,推动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探索出了长效机制。
崔家湾镇绿源生态产业园区是一家集吃、住、游、娱、购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企业。去年以来,园区与所在地崔家湾镇赵家洼、张山等村子的贫困户实行产业结对帮扶,按照“政府补贴、贫困户认领、公司管理、利益共享”的原则,打造“六借六还”“两优先”和“一机制”的帮扶模式。
全国首个“产业工人学习社区”中建二局制造基地落地仪式 新华网 刘厦 摄 新华网北京5月24日电(刘厦)全国首个“产业工人学习社区”落地暨“中建康乐焊工培训班”结业典礼在中建二局制造基地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