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巴彦淖尔9月28日消息(记者金建军 内蒙台记者段忆涓 郝燕 巴彦淖尔台记者图亚)记者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相关部门获悉,巴彦淖尔市计划投资128.9亿元,利用五年时间实施“484万亩改盐增草兴牧”工程,推动以粮、经为主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巴彦淖尔杭锦后旗三道桥镇澄泥村是黄河改道形成的河槽低洼地区,地下水位高、盐碱化程度严重。近日,记者在澄泥村盐碱地改良示范园区看到,昔日的盐碱滩上已经长满了葵花。指着一坨坨金灿灿的葵花盘,村民陈德如告诉记者,生活了大半辈子,他做梦都想不到这片地上还能长起这么好的葵花来。“过去这个地方要种葵花,也就是收个百十来斤、几十斤,通过改良,这个地我看今年能收三百多斤。”
巴彦淖尔市现有耕地1100万亩,其中有484万亩耕地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壤次生盐碱化,约占耕地面积的45%,盐碱化耕地地质差、产量低,重度盐碱化耕地甚至寸草不生,严重制约着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和农牧民的增收。巴彦淖尔市水科所所长张义强介绍说:“因为引黄灌溉每年引入280万吨的盐分,有140万吨随排水渠系排出,滞留在灌区里面的盐分超过140万吨,由此引发了河套灌区的次生盐碱化。”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在盐碱地改良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依托国内权威研究机构进行攻关,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形成“五位一体”、“上膜下秸”阻盐、“暗管排盐”三种盐碱地改良技术模式,目前已累计改良盐碱地12万亩。今年,巴彦淖尔市计划投资128.9亿元,实施“484万亩改盐增草兴牧”工程,推动以粮、经为主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实现农牧业协同发展。项目全部实施后,预计每年新增各类饲草产能约900万吨,为建设3000万只肉羊养殖强市奠定基础。可新增有机肥约800万吨,年新增效益38.12亿元。耕地质量将普遍提高1至2个等级,新增粮食产能50亿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