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福建9月22日电(邢贺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社会文明的历史见证,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福建泉州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以“多元文化宝库,海峡西岸名城”而闻名。
具有300多年历史的南音曲簿手抄本
泉州历史文化积淀丰厚,不仅有保存完好的星罗棋布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有宝贵珍稀和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市积极开展非遗普查认证,鼓励开展非遗申报工作,全市已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名录体系,拥有县级以上代表性项目434项,其中包括国家级代表性项目34项、省级代表性项目89项,市级代表性项目224项。
值得一提的是,泉州主申报的南音、联合申报的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闽南民居)营造技艺两个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泉州主申报的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项目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泉州主申报的福建木偶戏传承人培养计划项目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
泉州花灯
泉州积极建设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
泉州是闽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核心区和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区。泉州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闽南文化保护和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近年来,泉州市加大要素保障,构建保护机制,按照“以点带面、点面互动、带动社会、培植生态”的工作思路,推进保护区建设。
2010年5月,泉州市政府发布了《泉州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规划》;2015年,发布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泉州市实施方案》;2016年,泉州市政府又公布了《泉州市21个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整体性保护重点区域保护专项规划》,一系列闽南文化生态保护政策为非遗整体性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此外,泉州还成立了专家委员会,设立泉州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中心,调动社会各层面力量参与闽南文化保护工作,形成了“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合力。
据泉州市艺术馆馆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郭飞跃介绍,艺术馆长期以来重视开展非遗的搜集、整理、研究、保护工作,一方面组织开展“非遗”项目的普查,征集“非遗”项目发展史料和实物,积极推进对非遗的研究;另一方面开展“非遗”知识的普及与宣传,举办“非遗”工作培训、讲座,组织参加非遗展演、展览等活动,开展对外文化交流,进一步促进“非遗”项目的推广。
2005年,泉州启动建设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中心数据库,至今已投入资金近300万元,已建数字资源总量达13TB。文献类型涵盖图书、期刊、报纸、音视频、图片等。建成泉州非遗数据库等近10个专门数据库,并可供网民查询。2013年还启动了南音记录工程,将把视为南音“教科书”的65套“指”、“谱”和选择1000首优秀的“曲”录制成DVD,抢救与记录濒于消亡的曲目,并建立泉州南音记录档案馆,进行专项保存。
与此同时,泉州大力推动闽南文化进校园。2009年出版《泉州南音教程》作为中小学学生的南音学习教材。已有南少林五祖拳、拍胸舞等10多项重点非遗项目进入到中小学课堂。连续27年举办中小学生南音演唱、演奏比赛。以泉州艺校、泉州师院等高校为传承人培养基地,开设闽南文化专业教育,泉州艺校至今已输送专业人才1000多名。泉州师院于2011年设立泉州南音学院,开创院校设立本科层次南音专业先例,2013年开始培养南音硕士研究生。近年来,又在德化陶瓷学院、安溪茶学院等高职院校设立非遗专业。同时,利用传统文化节日,举办各种民俗活动,营造闽南文化传习、推广的浓厚氛围。
近年来,泉州市采取多渠道措施,复苏闽南民俗、弘扬闽南文化,培育有利于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发展的环境。2013年,举办了世界闽南文化节;2014-2017年,结合“东亚文化之都”建设、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活动,以闽南文化为核心开展了系列展示、交流活动。近年来,市政府还连续举办元宵泉州灯会(25届)、国际南音大会唱(共11届)、国际木偶节(4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7届)、闽南文化节(4届)、泉澎乞龟民俗文化活动(7届)、 闽台对渡文化节(11届)、国办剧团戏剧会演(32届)、威远楼民间戏剧节(28届)等既有对台对外文化交流性质,又覆盖全市范围的文化活动,扩大闽南文化影响。同时积极“走出去”,到6大洲33个国家、地区举办文化周(展)等文化交流活动。
此外,泉州充分发挥文化遗产资源大市的优势,合理开发利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工艺美术产业、演艺娱乐、动漫游戏等文化产业发展。如在传统工艺美术产业方面,主要包括陶瓷、石雕、木雕、藤铁竹编非遗项目,有企业2000余家,从业人员近20万人,年实现产值160多亿元。
泉州艺术学校南音专业学生在进行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