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谈春平
2017年7月26日凌晨,绥德县遭遇特大洪灾,来势汹汹的洪水瞬间将这座县城变成一片汪洋。绥德告急!
受灾地区的每一次险情,都牵动人心。一幕幕夜战暴雨的场景,一个个惊心动魄的瞬间,一支支冲锋在前的队伍,构成了绥德大地抗洪抢险前线的壮丽风景。
面对突如其来的洪灾,绥德县临危不乱,迅速启动防汛应急处置预案,连夜冒雨转移群众,在灾难面前,军民团结,干群一心,全力以赴开展抗洪救灾抢险工作,演绎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绥德县委书记李永奇向受灾群众立下誓言:县委、县政府一定会与受灾群众共渡难关,安排好大家的生活,动员各方力量夺取这场抢险救灾的全面胜利。
汛情就是命令,灾情考验担当。在抗洪救灾的主战场,党组织是战斗在最前沿的坚强堡垒,党员是冲锋在第一线的先锋旗帜。他们用实际行动,交上了践行“两学一做”的优秀答卷。
9月11日,绥德县对“7·26”抗洪救灾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公示,其中有绥德县张家砭镇党委、镇政府等41个先进集体,高希等72名先进个人。每一个名字后面,都有一个可歌可泣的抗险故事。
让我们将镜头拉近7月26日,洪水袭来时,绥德人在灾难面前的担当和奉献。回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一幕幕感人的画面。
每一名党员都是一面旗
面对特大汛情,绥德县委要求共产党员始终战斗在最前线,“7·26”特大洪灾发生后,绥德县第一时间组织安排7000余名党员干部到一线参加抗洪抢险,恢复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
把支部建在一线,把责任担在肩上。在城区,实行划片包干责任制,将受灾区域划分为29个片区,安排61个党政部门单位的3500多名党员干部定岗定责开展抗洪救灾及灾后重建。在乡镇,1800余名党员干部和群众一起恢复生产生活。同时,精准调配力量,根据实际情况,对暂时不具备人工清淤片区的包干单位进行了统筹调配,将有关单位的260名党员干部调整到6个受灾最严重的社区,确保救灾力量不闲置,保障救灾工作有序开展。
26日凌晨1时,警报响彻全城,居民们从睡梦中惊醒,外面大雨磅礴,城区各街道汪洋一片,没过膝盖的洪水夹着泥沙汹涌奔腾,闪烁的警灯和反光背心在漆黑的夜晚显得格外耀眼,警车喊话器不断传出:“沿岸的群众请马上撤离”。大家慌忙扶老携幼,在民警的指挥下,迅速向就近山上撤离。
整晚停电,通讯中断,民警们靠对讲机联系,靠吼转移群众,许多民警的嗓子喊哑了。
“我们要坚定信心,发扬吃苦耐劳精神,连续作战,全力以赴打一场抗洪抢险救灾攻坚战、持久战,把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绥德县政协副主席、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成飞在部署会上的要求,成为全局民警的使命与誓言。
王文强,巡特警中的一员。灾情发生后,王文强在队友的帮助下连背带拉救出6名被困群众。26日21时10分,他从手机微信群得知在轻化公司家属院一位84岁高龄老人被困,于是和队员们在2号楼1单元301室找到被困老人。老人体重180多斤,左腿胯部受伤,无法行走。当时也没有担架,王文强和队员们将卧室的木门拆下来,将老人平放在木门上用绳索固定,慢慢抬下楼道,用肩膀扛住木门,奋力趟过齐腰深的泥水,抬至警车上护送至医院救治。老人紧紧拉着王文强的手激动地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
汪海鸿,食药大队民警,89岁老母亲居住在惠民小区。26日凌晨1点他接到抗洪抢险任务,立即巡查河堤疏散群众。凌晨5点得知惠民小区被洪水淹没,虽然心急如焚,但是面对急需紧急救援的群众,他坚守岗位直到27日下午,才急忙赶到,发现母亲居住的一楼已被淤泥填满,腿脚不便的母亲在洪水来临时自行爬到二楼躲过一劫。他含着眼泪把母亲背到亲戚家,又投入到新的战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