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2017未来科学大奖:让科学家重回舞台中央

2017-09-11 08:17:43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许晨阳。”

9月9日,当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宣读2017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的获奖人名单时,台下的媒体记者都有些傻眼了:许晨阳是谁?

相比之前公布的生命科学奖的获奖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和物质科学奖获奖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而言,来自北京大学的许晨阳教授还是一个太过陌生的名字。而他的获奖评语更是有些“高深莫测”:在双有理代数几何学上作出的极其深刻的贡献。

更让在场媒体惊讶的还在后面:这位科学家竟然是一位80后!

实际上,与很多科学大奖的获奖者年龄相比,3位获奖者都算得上年轻:施一公生于1967年,潘建伟生于1970年,许晨阳生于1981年。

作为中国第一个民间发起的科学奖项,未来科学大奖的评审过程不可谓不严格:参考诺贝尔奖评审体系,科学家委员会推荐出国际专家作为提名人。候选人产生后,请全球范围相关领域专家对候选人的工作给予评价,科学家委员会根据评价结果投票确定获奖者。

“这是一个马拉松式的过程。”本届未来科学大奖的科学委员会轮值主席、美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介绍,今年3月开始向社会各界征集候选人的名单后,3个奖项最后一共收到了800多份推荐。本届大奖的15位科学委员会委员都是世界知名学者,他们不惜时间,认真研读候选人材料,几次开会讨论候选人的工作。直到9月9日上午投票前,最后一次会议还超时了半个小时。

而之所以如此,本届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李凯说,就是为了“维持它的标准,确保原创力、影响力和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是今年新增加的奖项。李凯说,奖项设立的初衷是因为“中国的计算机科学还是落后于世界。这个奖的设立,就是要鼓励年轻的科学家,做一些有影响力和经过实践考验的工作,这样中国就可以走在世界的前面了”。

本届未来科学大奖监督委员会主席、清华大学教授高西庆说,设立大奖的初衷,就是希望鼓励不急功近利的氛围,使得年轻人能够静下心耐住寂寞去做科学。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