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31省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大排名(4)

2017-08-21 19:15:33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部分地方政府“热衷”金融,究竟有何风险?

赵建提醒,地方政府如果忽视当地环境承载能力,过度热衷发展金融业,可能会带来资源配置不当,挤出当地具有竞争力的优势特色产业。“更重要的是,由于地方上的监管技术和力量不足,金融业过度发展可能会带来区域性系统风险,同时地方政府处置和应对危机能力也相对较弱, 可能会产生更加严重的影响。当然,地方政府如果能够顺应金融监管和金融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充分利用金融科技的力量,大力发展旨在服务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的新型金融机构,那么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则是积极和有益的。”

  是过度金融化?还是金融发育不足?

前不久,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黄奇帆曾分析金融业增加值占比增长背后金融业“脱实向虚”的隐忧:银行把钱借给小银行,小银行把钱借给租赁公司,租赁公司把钱给了小贷公司,小贷公司把钱贷给各种金融业,自我循环过程中每一个金融企业都要有利润,都要有用工成本,这些成本就是金融业的GDP,所以金融业GDP如果多了一倍,意味着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也提高了,转化为利润、税收和金融业的GDP。

因此,随着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比的增加,也引发了外界对经济过度金融化的担忧。赵建向记者分析说:“当前经济的确存在过度金融化的问题,如果一直这么下去对经济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他认为,过度金融化会造成三方面的风险和危害。

首先,过度金融化会导致风险迅速积累。金融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尤其是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已经表明,金融业占GDP的比重越高,潜在的风险越大,因为大量的投资为了追求高收益而将资金配置到高风险的资产上。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以前,次级债这样的垃圾债竟然成为投资者竞相配置的热点,这在以前是不可思议的。

其次,过度金融化会导致监管成本越来越高,经济运行越来越不稳定。整个金融产业链越来越长、交易结构越来越复杂,对监管造成巨大的挑战,监管的难度越来越大,国家向监管体系投入的资源也越来越多,而且在监管过松和监管过度之间也很难拿捏,稍有不慎还会造成监管不当风险,导致经济不稳定比如发生钱荒、债灾等。

再次,过度金融化会导致资源错配,形成对实体经济的资源挤出。实体经济收益率越来越低,但融资成本却相对越来越高;大量的要素资源,包括人才和金融资源本身,从实体经济向金融产业转移,对经济造成“挤出效应”。

关键词:金融业GDP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