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那些曾被处罚的景区整改了吗?仍有景区带病经营(3)

2017-04-30 02:31:07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动态管理由“纸上”走向“市场”

中国旅游研究院专家战冬梅说,景区等级动态管理由“纸上”走向“市场”值得称赞,需要进一步完善A级景区退出机制和社会监督体系,强化景区质量等级前期评审和后期监管,让降级摘牌成为常态;其次需要出台更严格的惩罚措施,不能只是简单摘牌了事。

“摘牌降级不能只是旅游局的一纸处罚通知。毕竟惩罚不是目的,目的应该是通过惩罚提升我国景区质量及等级含金量。”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教授魏翔认为,正是由于景区等级动态管理中缺少对被处罚景区的有效引导与监管,导致了一些景区质量仍然顽疾难处。

专家建议地方旅游部门的景区复核工作,能够丰富评价主体,提升评价科学性。据悉,北京市在4A景区复核时,已通过公开招投标聘请第三方机构,并联合企业、院校、行业协会和景区协会专家共同复核。

长期从事地方旅游市场监管工作的梁善颖说,景区的等级具有增信功能,往往A级越高,在门票价格制定、争取旅游项目、获取贷款支持等方面,都会获得更大收益。因此,建议加强旅游同物价、银行等部门之间协调,让放松监管的景区不仅面临“摘牌、降级”的处罚,而且在门票价格制定、金融贷款等方面也受到相应的影响。“让成本和收益逐渐对等起来。”

魏翔建议,动态管理机制的最终目的不是摘牌、降级多少景区,而是通过“上上下下、进进出出”,大力提升我国景区质量。因此,不仅要处罚景区,更重要的是惩戒之后要有调控机制,给景区提出建设性建议与系统化指导。

关键词:景区整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