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记者眼中的傅莹:满头银发风姿绰约依旧金句不断(1)

2017-03-04 13:56:28    解放网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人物]记者眼中的人大发言人傅莹:知道如何收放自如,才是其中高手

因此在我看来, 与其说傅莹很“愿意”与媒体打交道,还不如说她很“擅长”同媒体打交道。能够准确地把握其中的“度”,知道如何收放自如,才是其中的高手。

这是64岁的傅莹第五次主持本届全国人大新闻发布会。与过去四次一样,满头银发、风姿绰约的她依旧金句不断。

什么是必答题?傅莹说,“外媒问,第一个估计就是问军费。中国国内媒体,我的必答题就是环境。”

谈到西方国家反复拿中国军费问题说事,傅莹反问,“世界上发生了那么多冲突甚至战争,那么多难民流离失所,哪个是中国造成的?中国从来没有造成伤害。”

谈到中美关系发展,“中美之间要多合作,成为伙伴,美国社会对中国普遍都不了解,讲中国的都是老故事,希望报道两会的记者多注意中国的新故事。”

在发布会上,傅莹提到了本月18日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的一幕。面对有外国学者称,中国军费亚洲最高,2016年是日本和韩国总和的1.8倍。傅莹回应, “全国人大每年召开大会,我是这个大会的发言人,每年最先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军费。第二天,一些外国报纸头条就是‘中国威胁’。”

傅莹反问在座外国嘉宾,“实际上中国的国防预算一直保持在GDP的1.5%,却被渲染为威胁,是否存在双重标准?”她委婉但清晰地表示,“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对祖国能增强军力保卫主权和安全而自豪,中国在过去经历了太多,我们需要靠自己站起来。”

人大有责任依法监督政府,但是目的不是让政府难堪,而是希望政府把这个事情做得更好。

她被媒体称为“最美女发言人”、“公众明星”,但这称号其实有些肤浅。“媒体挺可怕的”,如今举重若轻的傅莹依然心有余悸。她曾说过,之前在菲律宾和英国当大使时,当地媒体给她挖了不少坑,她不留神就掉进去了。

或许因为有过教训, 她与媒体之间保持着一定的安全距离。

举一个例子。这还是在好几年前,那时的傅莹还是外交部副部长。在出席北京某高校举办的研讨会期间,一群人围着她寒暄,气氛很是友好。不过,当有人提出与她合影时,傅莹却礼貌地拒绝了。她的原话我已经记不清了,但大意是“担心有人利用与她的合影来做‘坏事’”。研讨会的茶歇时候,一群媒体记者与她交换名片。我接过她的名片,上面的信息很有限:姓名、职务、外交部公共邮箱、外交部地址邮编,没有一点个人信息。

因此在我看来,与其说傅莹很“愿意”与媒体打交道,还不如说她很“擅长”同媒体打交道。能够准确地把握其中的“度”,知道如何收放自如,才是其中的高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