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央行首次回应汇率和房价之争:夸大各自领域风险(1)

2016-11-09 08:48:16  华尔街见闻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央行专栏文章:“弃汇率、稳房价”“弃房价、稳汇率”都不是好做法

央行在其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专栏文章中称,“弃汇率、稳房价”“弃房价、稳汇率”都不是好做法。

央行报告称,“弃房价、稳汇率”的一种逻辑是紧缩货币,从而挤出资产泡沫,并以高利率来稳定汇率,这会导致危机式的被动去杠杆,代价很大,过程比较痛苦,汇率实际上也很难稳住;“弃汇率、稳房价”则是放松货币来支持房价,试图以低利率刺激通胀和房价,这同样会加剧结构扭曲和债务积累,导致调整的时间更长、代价更大。

央行并称,在结构调整期和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的环境下,货币政策总体应保持稳健,既要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资金需求,防止总需求出现短期过快下滑,也要避免过度放水,推升债务和杠杆水平,固化结构扭曲,其重点在于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环境,为结构性改革拓展时间和空间。

央行还称,丰富公开市场操作品种,适当拉长资金供应期限,有利于引导商业银行提高流动性管理水平,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结构,防范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和流动性风险。当前货币政策调控正处在从数量型为主向价格型为主逐步转型过程中,一方面更加注重稳定短期利率、探索构建利率走廊,稳定市场预期,疏通传导机制,另一方面也需要在一定区间内保持利率弹性。

专栏 1 丰富公开市场操作品种

2016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完善公开市场操作机制,在以7天期逆 回购为主每日常态化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流动性季节性变化、 市场需求等因素,于 8 月下旬和 9 月中旬先后增加了 14 天期和 28 天期逆回购品 种,灵活搭配开展操作,保持银行体系适度流动性,优化市场资金供求期限结构, 收到了一定效果。

一是满足金融机构流动性期限搭配需求,提高市场资金面稳定性。金融机构 进行资产负债管理会产生不同期限的流动性需求,这些需求大部分可通过市场融通满足,在市场波动较大或资金供求不平衡的情况下,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则可发 挥调剂边际余缺的作用。2016 年以来,受财政收支、地方债和可转债发行、资 本流动等因素叠加影响,银行体系流动性变化更趋复杂,央行增加 14 天期和 28天期逆回购品种可为市场提供更多选择,推动金融机构优化流动性管理,合理摆 布资产负债期限结构,进而提高银行体系资金稳定性,增强货币市场应对流动性 波动的弹性。

二是缓解季节性因素对流动性供求的扰动,维护货币市场平稳运行。我国银 行体系流动性供求变化的季节性特征比较明显,逢季末、企业缴税及节假日现金 投放高峰来临,金融机构对较长期限资金需求增加,通常会多备头寸以防御流动 性波动,导致跨节、跨季利率有所上升。央行开展 14 天期、28 天期逆回购操作 可在特定时点跨越税期、节假日和监管考核期,及时填补市场资金供求缺口,降 低金融机构短期融资到期滚续的压力,适度减少期限错配,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 维护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三是引导金融机构资金融通行为,优化货币市场交易期限结构。2016 年货币市场单日交易量一度跃升超过 4 万亿元,是 2014 年日均交易水平的 4 倍,90% 左右是隔夜品种,短期内交易量迅速膨胀和交易期限超短期化蕴含的风险值得重视。适当拉长资金供应期限,有利于引导商业银行提高流动性管理水平,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结构,防范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和流动性风险。当前货币政策调控正处在从数量型为主向价格型为主逐步转型过程中,一方面更加注重稳定短期利率、探索构建利率走廊,稳定市场预期,疏通传导机制,另一方面也需要在一定区间内保持利率弹性,与经济运行和金融市场变化相匹配,发挥价格调节 和引导作用。

123全文  3下一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