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媒体谈《京华时报》改革:报业结构调整的合理现象(2)

2016-10-21 19:40:14  千龙网    参与评论()人

三、技术、市场和制度因素决定下的报纸生存逻辑

技术因素、市场因素、制度因素,是影响传媒市场格局和传媒形态演化的基本因素。技术因素推动一种传媒形态的出现,市场因素和制度因素为其提供经济来源和规制框架。报纸也是以一定的传媒技术为基础,因应市场需求和政治需求而生;在制度提供的规制框架内,从市场上获得经营收入或者从其他利益主体(如政府、政党、企业或各类社会组织)获得财务资助以维持其经济运行。

技术因素导致传媒形态变革,改变传媒经营模式局势。基于新型传播技术的互联网出现之后,受众的媒介接触时间逐渐向互联网倾斜,传统媒体的接触时间普遍受到挤压;移动互联网普及之后,受众的媒介接触空间也发生深刻变化,受众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接收新闻等内容信息,报纸原本具有的便携阅读优势不再。报纸的接触时间和空间都被压缩,受众群体萎缩,主要依赖大规模发行、获取市场广告收入的都市报经营模式受到首当其冲的负面影响。现在的传媒市场环境,难以支撑按照传统模式经营的数量众多的都市报。

从狭义的纸质报纸角度来看,只要对纸媒阅读的市场需求仍然存在,基于这些市场需求的报纸的生存空间就仍然存在,问题只是哪些报纸的经营模式要调整、哪些报纸要退出市场。同时基于政治需求的报纸的生存空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也会毫无疑问地继续存在。从广义的纸媒经营主体角度来看,是否继续出版纸质产品,是一个基于成本核算和企业战略的产品决策问题;不管是提供纸质产品,还是提供数字产品,能够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专业化内容生产总是可以获得市场回报的。

四、与“关停并转”相关的报业体制改革

现代社会各个行业,市场竞争力不足、产能过剩的领域出现“关停并转”都是正常现象,并不因为报业是个具有意识形态特殊性的行业就例外。制度层面,与报业“关停并转”相关的制度建设也早已铺垫完毕。

印象中较早出现关于报纸“关停并转”的类似讨论,一个是2004年的报刊散滥治理,一个是2009年《中华新闻报》被停办清算。前者发生时,相关制度还不够健全,相关业界讨论都是针对报刊的散滥发行问题,并没有针对报刊关停制度本身有更多探讨。后者发生时,当时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认为这是中国报业改革的进展和市场化运作的标志;主管主办单位如果认为报纸经营困难,主动申请停止出版、减轻财政负担是一个合理的决策。

相对于新兴的互联网信息行业,新闻出版行业的运行体制机制和组织经营管理都是相对滞后一些的。在新的传媒市场环境下,传统新闻出版机构的生存空间减少,但传统事业单位体制之下的新闻出版机构数量难以减少,故而政府部门早就着手进行一系列改革来为新闻出版机构的市场退出做出制度安排。

报纸“关停并转”的重要制度准备,是大约十年前开始的报刊退出制度改革和新闻出版单位转企改制。2005年,在当时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报纸出版管理规定》和《期刊出版管理规定》中提到,“制定并实施全国报刊出版的总量、结构、布局的规划,建立健全报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制度、报刊年度核验制度以及报刊出版退出机制等监督管理制“。2008年开始报刊退出试点工作,2011年开始进行报刊出版质量评估并逐步推进报刊退出工作。差不多同时,新闻出版单位转企改制推动符合改制条件的事业体制的新闻出版单位转制成为具备自身造血能力的企业。报刊退出机制改革和新闻出版单位转企改制,都是针对新的传媒市场环境,一方面推动传统新闻出版机构进行业务整合升级、提高市场生存能力,一方面吸取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教训,妥善协调好改革过程中的资产清算和人员安置问题。

结语

在技术、市场和制度因素共同作用下,传媒形态的演化是自然趋势;只要某一种传媒形态的市场需求仍然存在,这种传媒形态就有继续生存的空间,但是相关传媒组织必须因应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经营模式或业务结构的调整。在中国的传媒环境中,制度因素会继续为部分报纸提供生存保障,同时也为个别报纸退出市场提供了制度准备。未来,个别报纸产品退出市场或进行业务调整的消息还会继续出现,这都是市场规律下的正常现象;从事专业内容生产的各类市场主体、包括报业经营主体仍然有生存发展的空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韩晓宁

首页上页12  2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