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长江女神”白鱀豚疑似现身 已“功能性灭绝”9年(图)(2)

2016-10-06 12:40:08  中国江西网 作者:佚名    参与评论()人

此外,考察队在船头安装了记录仪,考察队员将对录下的音视频做仔细研读。

白鱀豚被誉“长江女神”

白鱀豚是我国长江中下游独有的古老物种,2500万年以前就生活在长江,被称为“活化石”。白鱀豚是跟人一样用肺呼吸的淡水哺乳类动物,通体雪白,但视听器官退化,声呐系统非常灵敏,被誉为“长江女神”,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12种最濒危物种之一。

50年前,人们还可以在长江看到白鱀豚成群结队出没。现在,长江已难觅踪影。

确认“功能性灭绝”

2007年,英国学术期刊《皇家协会生物学快报》发表了中、美、英、德、瑞士、日6国科学家的“2006长江豚类考察”报告,确认了一个令人遗憾的消息:“长江女神”白鱀豚被认定为功能性灭绝,成为继20世纪50年代因滥杀滥捕而灭绝的加勒比僧海豹之后,又一种从地球消失的大型水栖哺乳动物。

所谓功能性灭绝,是指虽然理论上仍不排除有少数生物个体存在,但其数量过于稀少,已低于一种生物存在和繁衍的最低限度,最终灭绝只是时间问题。

保护与繁殖均告失败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教授王丁介绍,1978年中国就开始了白鱀豚保护的系统研究。1986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提出了“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人工繁殖”三大措施。

1992年,我国在湖北建立了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别是“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此外还建立了安徽铜陵白鱀豚养护场,实施白鱀豚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

1980年,渔民捕获的一头受伤白鱀豚被送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人工环境下存活了23年之久,成为世界淡水豚类人工养殖时间最长的之一。

人工繁殖研究的重要成果是“淇淇”。1986年,人们好不容易捕获一头雌性白鱀豚,尝试让其与“淇淇”交配。这只白鱀豚当时尚未成熟,就在等待它性成熟期间,它不幸患肺炎死亡。2002年,世界上唯一一头人工饲养的白鱀豚“淇淇”去世。

灭绝与否言之尚早

白鱀豚是否已经灭绝?王丁教授的回答给大家带来一线希望:“仅凭这几次考察的结果并不能下白鱀豚已灭绝的定论,因为首先我们的考察并非24小时不间断,而是每日8小时工作;其次,我们的考察并没有覆盖全部水域;第三,我们的考察采取抽样法,既然是抽样,自然不可能看见每一个个体。”

王丁教授表示,判定一个物种功能性灭绝主要看两个指标:种群稀少,功能丧失,对周围生态影响微小;数量下降至无法保证种群繁殖的需要。

据他介绍,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标准,一个物种持续50年未发现,才可宣告“灭绝”。白鱀豚在2004年还有被发现的记录,说它灭绝言之尚早。联盟还规定,确定一个物种灭绝必须连续考察整个分布区,在该物种一个生命周期内未发现存在才算灭绝。白鱀豚一般可活30年,确认灭绝必须30年内连续对其生存状况进行考察。

白鱀豚濒危四大原因

资料显示,收集到的白鱀豚标本中90%以上的死亡是由于人类活动直接造成的。

首先,酷捕滥捞经常误杀白鱀豚,或导致白鱀豚食物匮乏。专家说,一方面沿江人口飞速增长,渔民对鱼类需求越来越大,以鱼为生的白鱀豚能够得到的食物越来越少。另一方面,渔民捕捞作业对白鱀豚的误伤屡见不鲜。据不完全统计,由于捕捞作业误伤死亡的白鱀豚几乎达到死亡总数的一半。加上一些不法之徒大量使用炸鱼、毒鱼、电打鱼、迷魂阵等有害手段,令白鱀豚的生存雪上加霜。1987年在长江死亡的一头白鱀豚身上,竟有103处血淋淋的大小伤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