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北上广买房故事:越涨越要买 因为不知道会涨到多高(2)

2016-09-28 10:24:03  每日经济新闻    参与评论()人

楼价过快上涨,风险在不断累积,明知房价处于高位,但郑小姐还是选择义无反顾地入市。越涨越要买,越涨越慌张,因为不知道房价还会涨到什么程度。

据郑小姐透露,身边很多同龄人因为房价上涨非常焦虑,要么是急切入市却没有购房资格,要么是工资跟不上房价的上涨,这是许多90后最大的烦恼。

有人说,广州的幸福指数较高,生活压力不大。但郑小姐坦言,广州房价正在伤害年轻人的幸福感。对郑小姐而言,一套广州的房子基本上要花光两代人的积蓄,一线城市梦代价有点大。

很多人正在逃离一线城市,回到故乡去。但郑小姐表示自己回不去了,因为武汉的房价经过一轮暴涨,和广州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回去之后的工作、工资都没有保障,反而会更加辛苦,前途更加迷茫。现在她已经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回不去的故乡,留不下的广州。

郑小姐表示,唯有努力挣钱买房,才是留在广州的“一线生机”。

一个北漂老板的房价烦恼:

涨,员工走;跌,财富走

十年前,唐会一来到北京,成为北漂当中的一员。最初几年,她的生活忙碌却并不宽裕,搬家是家常便饭……唐会一说,自己已经记不清到底搬过多少次家。

2010年4月底,通州亦庄开发区一位售楼处工作人员给她透露,北京要限购了。为了在北京拥有一个家,在限购令执行的前一天,唐会一选择加入抢房大军。不懂选房,甚至不懂户型,买到就好,唐会一抱着这样的心态于当天晚上9点完成购房手续,3个小时之后的5月1日,北京迎来限购。

和普通北漂只是为了在京找份工作不同,唐会一和她的老公选择自己创业,有了自己的公司。但是创业,也离不开房价的烦恼。2014年,中国楼市走出一个小低谷,位于河北香河的一个开发商为了去库存使出了杀招:“不买房,就不给合作。”

为了维持与这家开发商的业务合作关系,唐会一和老公算了一笔账,如果买了这间被“摊派”的房子,这笔生意3年仅能赚回首付款。夫妻俩为了以后的业务往来,一狠心决定买。

唐会一也感受到了楼市向上的力量。2010年第一次买通州的房子,19000元/平方米入手,现在涨到31000元/平方米;而在2013年,公司对面的房子价格已经由15000元/平方米翻至30000元/平方米。而被香河那个开发商“摊派”的房子也由当初的11000元/平方米,突破到20000元/平方米。

2016年,面对房价节节攀升,唐会一再也无法远离楼市。此时,她的手上已经拥有3套住宅,1套商住房和1套办公楼,总市值近1700万元。

自2010年开始买房,唐会一手里的房子升值近600万元,欣喜的同时,她也明显感受到房价上涨对公司员工的冲击。

公司的几名老员工均是外地人,在京就业均超出10年,他们的归属感越来越弱,北京的房租也水涨船高,公司能负起的工资涨幅远不如房价,甚至不及房租上涨的速度。起初大家均没有购房的概念,当反应过来时已买不起。

远在河北固安的房子,从2015年8月的7000元/平方米,涨至2016年8月的20000元/平方米,这让包括唐会一公司员工在内的希望在环京区县买房的人感到恐慌。唐会一公司的几名老员工,仅有一名在房价起飞前夜的环京区域购得一房,如今单价早已翻番。

其他人则选择离开,这让唐会一不知所措,甚至有时候怨恨房价的飞涨,但却无能为力。

唐会一坦言,房价上涨虽然带来巨大财富,但和公司的未来二选一的话,她毫不犹豫地选择公司,那是她和老公付出超过10年的地方,有一批超过10年的员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