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多地廉政账户遭撤销 被指成腐败行为减罪助推器(2)

2016-08-07 03:31:19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四川 2004年设立

礼金一月内实名上交

贵州 2010年设立

违规收礼金按违纪处理

重庆 2010年设立

所收“红包”一律上交账户

湖南 2014年设立

一年多收6679万元

广东 2012年设立

2014年收6500万元

黑龙江 2001年设立

设立5年进账上千万元

辽宁 2001年设立

设立前两月进账400万元

山西 2015年设立

设立一年多收1.7亿元

河南 2011年设立

一年多收7207.18万元

江苏 2001年设立

南京2013年存入1732.20万元

安徽 2011年设立

设立首月进账20万元

浙江 2011年设立

曾一年收650.32万元

江西 2013年设立

2016年一季度进账929万元

福建 2001年设立

按照礼品登记上交制度执行

追问1

廉政账户设立初衷是什么?

2000年初,浙江省宁波市率先在全国开通“581”(谐音“我不要”)党员干部廉洁自律专用账户,之后不少地方将其视为反腐倡廉的创新举措,纷纷效仿建立“廉政账户”。

据了解,设立廉政账户的目的在于给党员干部提供一个将收受的“不便退回”“无法退回”的现金、有价证券等上交的绿色通道。党员干部可到纪检监察 机关指定的银行将贿金存入廉政账户,缴款后由银行提供专用账户的“缴款回执”,凡持有该账户“缴款回执”的,可视作主动拒礼拒贿。

然而,廉政账户从设立时就存在一些争议。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洁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任建明介绍,反对者认为,设立廉政账户是为腐败脱罪,减轻罪责,开方便之门。“其实,在特定的条件下设立廉政账户有一定必要性,将其作为反腐败的一项辅助策略,考虑现实具体情况,可以用比较小的代价将反腐败进行到底。”

追问2

廉政账户的钱去哪了?

记者注意到,各地的廉政账户设立之后“效果”都不错。据统计2015年初,广东省2014年各级廉政账户入账6500多万元;而湖南廉政账户2014年一季度收到上交红包303万余元。

“廉政账户”收缴的钱最后去了哪里?记者发现,根据各省规定,最后基本都交由本省财政部门管理。

如江苏规定,廉政账户资金由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财务部门管理,定期全额上交同级财政。

但是,任建明指出,如果使用和定位不当,廉政账户就会变成腐败行为减轻罪责的灰色地带,不老实的人反而得到便宜,最后会受到批判和诟病。此外, 廉政账户本身不够透明公开,很多人上交的钱可能是匿名,即使不是匿名也未向社会公开,自身存在比较多的缺陷。加上目前中央政策,让很多地方撤销了廉政账户。

追问3

撤销廉政账户如何反腐?

任建明表示,廉政账户不是防止腐败的工具,而是腐败发生之后,给人们一个机会。比如有些情况下不得不收贿赂,包括受到威逼、顾及面子等情况。

他认为,廉政账户取消后也有更好的赦免政策,比如地方可以制定量化明确且公开透明的政策,作为反腐败工作的一项补充。“从宽处理的政策应该满足‘3 1’的条件,‘3’包括时间界限、态度是否主动和情节是否严重,‘1’则是腐败的过程必须公开。”

除此之外,任建明表示,反腐败不仅要打击腐败行为,还要清除腐败的文化,应该透明公开、实行问责,进行体制创新,对集权垄断现象进行有效监督,从源头上防止腐败。

自2013年12月1日起,内蒙古要求实名制上交。任建明称,实名制公开上交比廉政账户要进步,不过除了实名,还要讲清钱是怎么来的,包括是否涉及牟取利益、滥用权力等都要讲清楚,后续的这些工作比较重要。

记者 沙璐

(责任编辑:李东舰 CN031)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