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盘点党费的故事:老党员怕生命终结提早交党费(3)

2016-06-30 00:40:02   法制晚报    参与评论()人

不久,周恩来同志找到魏国禄交党费,在得知自己的党费被其交纳后,他说,党费不能让别人代交,军政大事重要,交党费也很重要,这是每个党员的义务,他把五分钱党费交给了魏国禄。

周恩来夫妇除了每月按时交纳党费外,两人手中的钱凑到近5000元的时候就会作为党费上交,据他侄子回忆,他们总共交纳了三次“特殊的党费”,最多一次交了7000元,总共交了14000元。

周恩来同志去世后,他和邓颖超同志的积蓄合计5709.80元。之后,邓颖超同志又交过3000元党费。

邓颖超同志去世后,她嘱托身边人,要将她的所有积蓄11146.95元,其中包括购买的550元国库券,全部用来交党费。

周恩来夫妇不仅每月按时交纳党费,而且还交纳了“特殊的党费”。他们的做法,是每一个共产党人学习的榜样。

朱德在逝世前要求将存款交党费

《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历程展》展出的文物中,有一张“朱德委员长一九七六年存款清单”,展览说明上写道,“朱德节衣缩食积攒了1.9万多元,加上银行利息,凑成2万余元,由夫人康克清于1977年1月19日代交最后一笔党费”。

1937年,朱德得知四川老家仪陇正逢旱灾,非常担心家乡80多岁的生母和养母不能度过荒年,很想接济她们,但苦于身无分文,不得不给自己儿时好友、同学戴与龄写信请求资助:“我以好友身份向你募两佰中币,速寄我侄儿朱理书收。此款我亦不能还你,即便将来亦是如此。请作募捐吧。”

新中国成立初期,朱德曾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但生活依然节俭。他常教诲子女后辈:“我不要孝子贤孙,要的是革命接班人。我要尽到我的责任,把你们培养成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

朱德省吃俭用20多年,积累下两万元存款,逝世前,他嘱咐夫人康克清,这笔钱不要动用,不要分给孩子,把它交给组织,做他的党费。他说:“子女们应该接革命的班,继承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而不是接受金钱和物质享受,给他们钱是害了他们。”

买不起盐的刘江第一次的党费是两枚大铜板

曾担任过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刘江,是1937年10月就入党的老党员。那时,太原会战已经结束,太原被日寇占领。当时才19岁的刘江和另一位同时入党的同志回到和顺老家的村里,他当村长,那位同志当自卫队长。

那时当村长自然也没有工资,刘江靠着地里出产的东西,才能有一点点活钱,但就那样,日子过得还是“连吃盐都买不起”。可就在那样的情况下,刘江还要省出钱来交党费。

在入党的第二个月,介绍人就和他说,入了党,就要交党费。“这不是党要和你要钱,党也不靠你的钱。而是作为一个党员,要表示对党的忠诚,这是党员组织观念的体现。至于交多少,看个人心意。”介绍人这样和他说。

刘江就和村里的同伴商量了一下,最后,刘江第一次交了党费:两个大铜板。在当时,只够买两个大烧饼。然而重要的是,刘江确实拿出了自己的心意。

在村里过了一年,刘江调到了太行《新华日报》,有了固定的“收入”,每月两块钱的津贴。两块钱其实也不多,刘江说,除了能买点毛巾牙粉之类的生活必需品,其实也剩不下什么了。

但每月发下津贴的第二天,他就会抽出两角钱来交给自己的党小组长。当时还是秘密党员制,所以不会有人过来和他收党费,都是他找机会递给党小组长。

刘江说,不独是他,那时的党员都有这样的觉悟。还有家境好的党员,几十上百元地交党费,这当然是种极为特殊的情况了。而刘江自己,在上世纪80年代,还将自己家乡的一套院子作为党费交给了村里做了医院。a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