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探访北京财神博物馆:馆长自嘲门票钱不够交电费(2)

2016-05-18 01:25:05   中国新闻网    参与评论()人

此外,阿龙收藏了一个装在黄包车上的脚铃。阿龙说,在某种程度上,这个东西算是过去身份的象征,“有这个脚铃,通常说的人力车才能叫黄包车,没有的只能叫洋车,一般大户人家‘拉包月’的车才会装”。

“脚铃是供乘客使用的。乘客可以通过踩铃告诉前边的人有车过来;或是回家之后,在大门口踩一下,通知门房主人回来了,作用很多。”阿龙说,这就是把蕴含老祖宗文化的东西,以实物收藏的形式保留下来。

阿龙收藏的一些胡同门牌及其他老物件

阿龙收藏的一些胡同门牌及其他老物件

盼望再开博物馆传播民俗文化

“开博物馆,最初是希望我母亲高兴。后来,是希望老祖宗留下来的民俗文化能够得到继承、传播,让子孙后代知道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提到开办博物馆初衷,阿龙说,这些收藏品永远不会卖出去。

不过,博物馆经营所需的费用让阿龙颇为犯难。他告诉记者,现在这家“老物件博物馆”是跟南锣鼓巷商会合作开办的,所以房租暂时不需要交,“人总得考虑个长远发展,现在这个博物馆主要是靠我和我的一位助手在做日常维护。再往后,房租、人工成本就会成为问题”。

“我们目前的门票是每张3块钱,节假日观众多一些,平时更少。这么算下来,门票钱连博物馆的电费都不够。”维持博物馆的灯光、温度环境所需的电费并不低,阿龙半开玩笑地说,要是把老物件的价值跟各类成本计算在内,可能门票定为50块钱更合适,“可那样,谁还会来呢?”

未来,阿龙有一个希望:能再开两三家诸如“金钗博物馆”、“票证博物馆”之类的民俗博物馆,“我想把自己收藏的30万件老物件都展示给大家。也希望政府、社会能给予一些支持:只要给我场地,我就能把博物馆建立起来,留住民俗文化的根和魂”。(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