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投资50-60万,找家有肿瘤科的医院,建个细胞培养实验室,每个病人4-6个疗程,至少得花15万到20多万,不到10个病人就可以收回投资,剩下的全是利润。”
本报记者 卢杉 陆子衿 北京、上海报道
找家关系好的医院,花几十万建个实验室,说服几十个癌症病人,一年就能挣到千万以上。仅仅七八年,免疫治疗这一利润高到常人无法想象的生意火遍中国,医院成为利润的最大攫取者。
在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下,肿瘤免疫治疗是一项被许多癌症患者称为救命稻草的治疗方法:抽出病人的血液,在体外激活抗肿瘤的细胞并培养“一支狙杀癌细胞的军队”,再回输到患者体内。也是一项部分患者的最后一搏:在手术、化疗、放疗后仍无缓解或癌症复发时,筹集重金为生存争取最后一线希望。
然而,中国目前广泛采用的细胞免疫疗法(DCCIKDC-CIK等),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免疫疗法存在技术路线上的巨大差别。
“大陆的自体血回输如DC、CIK等根本不是目前国际上认可的免疫治疗,也没有被任何一个国家批准临床治疗。” 台北林口长庚医院肿瘤科副教授张文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位肿瘤免疫专家与其观点基本一致。
但这一疗效不明、国外基本放弃、未经审批的疗法,却早已纳入各地医保并用于临床治疗。
暴利食物链:医院位于顶端,资本、企业蜂拥
“最低投资50-60万,找家有肿瘤科的医院,建个细胞培养实验室,每个病人4-6个疗程,至少得花15万到20多万,不到10个病人就可以收回投资,剩下的全是利润。”当记者以投资者身份咨询该项目时,一位从事多年免疫疗法的业内人士力劝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你考虑考虑,咱们一起干吧。”
该业内人士是某生物公司的销售人员,其提到的正是“魏则西事件”中使用DC-CIK等免疫疗法,看着记者难以置信的表情,他进一步解释:“假设一年有50个病人,总收入1000万左右,刨去给医院的提成和成本,可以剩下四五百万的收入。”
记者心中计算,如果与三甲医院合作,一年50个病人应该不难达到,该销售人员目前所在的医院即是一家北京知名三甲医院,患者如潮。
然而,在免疫疗法的食物链上,虽然出钱建设实验室,但生物公司并非利益的最大获得者。
“给医院多少提成?”记者问道。
“根据协议内容的不同,医院提15%-50%,”他强调,“是收入的15%-50%,不是利润的。”
这家医院与该生物公司显然达成了多年合作,面前的销售人员身着白大褂,与医生无异。更为令人惊讶的是,他在这家三甲医院中还有自己的办公室和休息室。据他称,这只是公司在北京的一家合作医院,他同时还负责其他几家。
事实上,如果一时拿不出几十万到一百万的实验室建设投资也没关系,据该销售人员介绍,可以雇佣第三方实验室培养细胞,再送至医院中为患者回输,这一方法节省了初期投资,但也需支付第三方实验室费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以北京为例,类似的第三方实验主要分布于医药产业园区,如亦庄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
高昂的利润吸引了众多市场参与者,记者梳理细胞免疫治疗相关公司发现,这些公司大多成立于5年时间内,2010年左右达到第一个小高峰。
如目前营收市场排名第一位的上海柯莱逊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8月,短短四年多就与30多家医疗机构开展了合作,据招商证券研究报告披露,该公司在2013年的收入接近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