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深圳山体滑坡幸存者:一个电话救了儿子一家三口(3)

2015-12-22 06:41:52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滑坡之后,900多名受灾者失去了家,他们被安置到附近的社区工作站、学校和体育场。来自宝安、罗湖等地的志愿者和义工,在接到救援通知后,主动报名“到需要的地方去”,为受灾者提供帮助。

光明新区体育中心是最大的临时安置点,军用被褥一排排铺展在体育馆地上。第一天,600多人在这里度过一个未眠夜。次日,他们被政府安排在附近的7家酒店居住。

叶梅(化名)守在安置点,不愿住进政府安排的酒店,“这儿离出事的地方近,离我的孩子近。” 20日中午,她的三个孩子和公公被掩埋在泥土中。那天,恰是二女儿8岁生日。早上,孩子朝她喊“等妈妈回家吃蛋糕”。她和丈夫中午下班后去商店拿蛋糕时,山体掩埋了她的家。 晚上,等待消息的叶梅,脑子里全是女儿期盼的脸,而丈夫仍在事发地打听孩子和父亲的消息。

李启英昨日早上才住进安置点,她的外甥邓新在滑坡中失联。 17岁的邓新是工业区一家包装公司的工人,事发当天,在公司食堂上班的李启英等着外甥来食堂吃饭。雨天气温低,她打算晚上陪外甥买件新秋衣。 事发时,李启英从公司跑了出来,但外甥的电话始终打不通。焦急的她和亲属们绕着警戒线走了一圈又一圈,一度试图绕进封锁区,寻找外甥的下落。最终,还是被守卫人员劝回。

夜晚再次降临,体育中心里灯火通明。李启英睡不着,她不知该怎么告诉远在重庆的邓新父母。 “这孩子喜欢在周末睡懒觉。”李启英担心,年底辞工的多,邓新的宿舍只有他一人,“发生了危险也没人喊他啊。” 和在安置点的许多人一样,李启英盼着,土方上的消防员能带出来好消息。

新京报记者 刘珍妮 曹晓波 朱柳笛 涂重航 实习生 卫诗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