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河南艾滋村探访:病患融入社会 年轻人不回来(5)

2015-12-01 06:34:04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但现在,程二猛说,已没有人在乎卖的菜是不是文楼产的。上蔡县一家饭馆的老板娘说,她店里的菜都是从文楼进的,文楼距离县城近,运来的快,保鲜。

在文楼,因为及时进行了阻断,90后的年轻人很少再有艾滋病毒感染者。

感染者孟永亮说,现在村里的90后不会介意和病人打交道,但是他们不喜欢谈艾滋病这个话题,他的大女儿今年十五岁了,通过阻断,她是一个健康的孩子,明年她就要读高中了,这位大眼睛的女孩喜欢打扮,穿上黑色的风衣、系上红色的围巾,看起来像个城里的大姑娘。

“我们接受了现实,但是年轻人还要生活。”感染者孟大国说,“尽管顶着艾滋病村这个名头,但我们活了下来,年轻人还要活得更好。”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孟大国和自己18岁的儿子发生了矛盾,孟大国认为,记者把我们的困难反映出去,会让政府来帮助我们,但儿子认为这会影响村子的名声和年轻人的前途。最后,孟大国还是妥协了,媒体再来采访,他都拒绝拍照。

刘树林夫妻都是艾滋病人,妻子十年前去世,他们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儿子。

尽管刘树林的儿子不是病人,但依然没人提亲,“文楼像他这样的年轻人,想要找个媳妇不容易。”但儿子是刘树林唯一的希望,“希望他能娶到媳妇,给我生个健康的孙子,让我们的香火延续下去。”

前年年初,他把儿子赶到了郑州,“你可以永远不回来了,也别告诉你身边的人你是文楼的,在外面找个媳妇好好生活吧。”

而为了维持下一代的婚姻,那些得病的父母们也始终与健康的儿女们保持距离。郭秀的女儿嫁到了北京,在郭秀的卧室里,挂着一排女儿和外孙女的照片,照片下面,是一张外孙女的作息时间表。

郭秀说,看着作息时间表,再看看照片,就能想象女儿和外孙女在做什么。但郭秀极少去女儿家,也很少让女儿带着外孙女和女婿过来,“怕,女婿一家人不知道有一个得了艾滋病的丈母娘。”

现在,郭秀在卫生所的空地里开辟了一块菜地,“没事,我就帮他们种种菜,他们不嫌弃我,我把他们当作孩子。”

11月28日,刘歌令给记者打来电话,“发表文章的时候,别用我的真名,我不想我的孩子背负压力。”

(除刘根柱、程小段外,文中其他村民都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 安钟汝 河南上蔡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