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最高法:故意拖延审理期限 法官将受处罚

2018-04-25 15:22:47  央视新闻客户端    参与评论()人

今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规范民商事案件延长审限和延期开庭问题的规定》发布。新规明确,法院审理民商事案件时,应当严格遵守法律及司法解释有关审限的规定,故意违反法律、审判纪律、审判管理规定拖延办案或者因过失延误办案,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予以处分。

新规明确,人民法院审理民商事案件时,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案件,审限为六个月;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案件,审限为三个月。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审限为三个月;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审限为三十日。

法律规定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限的,独任审判员或合议庭应当在期限届满十五日前向本院院长提出申请,并说明详细情况和理由。院长应当在期限届满五日前作出决定。经本院院长批准延长审限后尚不能结案,需要再次延长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十五日前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上级人民法院应当在审限届满五日前作出决定。

法院开庭审理民商事案件后,认为需要再次开庭的,应当依法告知当事人下次开庭的时间。两次开庭间隔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但因不可抗力或当事人同意的除外。

此外,法院应当将案件的立案时间、审理期限,扣除、延长、重新计算审限,延期开庭审理的情况及事由,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向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公开。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有异议的,可以依法向受理案件的法院申请监督。

对于故意违反法律、审判纪律、审判管理规定拖延办案,或者因过失延误办案,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第四十七条的规定予以处分。

该规定共6条,自2018年4月26日起施行。(央视记者李文杰)

(责任编辑:崔凤璇 CN072)
关键词:最高法法官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