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蒸汽机车"末代司机"的瞭望:靠肉眼保证行车安全

2018-02-05 11:16:57  新华社    参与评论()人

“在这些铁轨上跑了23年,哪里有个弯弯绕的早都烂在心里了,但是每次开都要探出身子一直看着,看不见前面的状况开着慌啊。”程忠云的三人小组都是老司机了,但面对开动的机车仍小心翼翼、全神贯注。

“彻底瞭望、确认信号、手比眼看、高声呼唤”是蒸汽机车司机程忠云和他的伙伴坚守了整个职业生涯的行车口诀。蒸汽机车没有智能化的操作系统,瞭望是行车安全的“命根子”。

整个机车的操控需要司机调动个人的感知力,这也是一个需要时间积累的过程。“气温低的时候蒸汽机车停一会儿,轨道就结冰了,很滑,13个自翻车里的364吨煤带动起来就很难,就需要一次次前进后退产生的惯性一个推一个走,至于退多少进多少就要自己感觉了。”

冬季气温低,机车喷出的蒸汽轮廓格外清晰,蘑菇云般白色的长带划过天际,与露天煤矿的黑形成了鲜明对比。蒸汽机车只有一个司机室,进入矿坑的路只能倒着走,等待装煤的时间是属于司机们的。

程忠云起身围着汽缸勘察了一圈,疏了疏煤灰,便倚着窗户不再说话,算是打发等待的时光;马新生擦了擦汽缸,将肉包子排列一圈,五分钟后加热完成,这是他的早餐时间;代彦佳坐在出煤口的台子上借着晨光,用捡的半块砂轮磨起了指甲和老茧。

“大佳子,磨茧子。”马新生说完,3个人都笑了。

“大佳子今年5月退休,我今年12月退休,日子过得快,都55了,赶紧退吧,跟这堆铁疙瘩在一起的时间比老婆都长,‘末代司机’的活儿干了一辈子,干够了,没啥舍不得。”程忠云说着把手搭在动力杆上握了握。“1995年工作的时候,是矿厂辉煌的时候,我们都是子承父业。那时候矿坑中心得有170米深,单轨、双轨上都是拖着尾巴的蒸汽机车,跟赶集似的,来来回回,机车大灯一照这里通宵都是亮堂的,一个班次怎么也得来回六七趟,以前到点了,车开到哪儿,人就在哪儿接班,现在不行了,这个矿坑已经开始回填了,估计2020年就要闭坑了。”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