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这个村办小厂不得了 导弹核心部件也在这里造

2017-09-17 10:20:47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长期以来,军工行业一直带有强烈的计划经济时代烙印,形成了独特的产业特点。如今,随着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准备进入军工行业。

企业家们普遍反映:“民参军”利国利军利民,绝对好事一桩,可究竟能不能“参军”,最终还要看企业自身技术实力是否符合军队需求。今天我们先到江苏常州的一家军工配套企业看一看,这家企业原本只是常州农村的一个村办小厂,但是如今,他们已经为中国最尖端的武器提供配套产品,他们靠的是什么样的技术实力呢?

潜心科研数十年村办小厂引全国关注

9月1号,江苏昌力科技有限公司的名誉董事长周宝昌来到了公司和员工们讨论一个国家级军工项目的实施情况。

他们刚刚给一个军工项目生产的超大矩形器材,属于国家十二五规划一项超高难度的科研项目,周宝昌他们花了4年时间终于攻克难关研制成功,就在几天前刚刚通过了国家有关部门项目验收。

这个重点项目是昌力科技公司2013年开始投入研发的,周宝昌今年已经72岁,几年前就已经退休,把这个由自己一手创办起来的企业交给了年轻人去经营,但是他不愿意让项目的研发产生停顿,经常带领技术人员一起攻关,经过多年拼搏,如今,终于看到项目瓜熟蒂落,周宝昌倍感欣慰。

上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在江苏兴起,江苏省常州市东周村的村民周宝昌发现当地一种煤矿用的管道快速接头有大量需求,在村里的支持下,思维活跃的周宝昌带领13个村民成立了一家乡镇小企业,专门生产快速接头,企业红红火火地办了起来。

1984年,和煤矿打交道的周宝昌发现,由于木材短缺,国内很多煤矿正在把支撑坑道的木材淘汰掉,换成了钢管,一时间,钢管供不应求,全国有70多家企业都做这个还来不及。

看到了商机,周宝昌开始给生产冷拔钢管的厂家生产配件,订单一下子涌进来,最火的时候,厂门口等着拉钢管的卡车排成长龙,但是周宝昌并没有就此满足,因为这种钢管技术含量低,很容易被其他厂复制,他必须寻求新的突破。不久,周宝昌从煤炭科学研究院得到了一个信息,可以从德国引进生产冷拔机的技术,但是需要投资150万元,这笔钱在当年是一个巨大的数目。为此周宝昌专门算了一笔账。

江苏昌力科技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周宝昌:一吨钢材如果说是粗加工只能做28根,一吨料下28只,通过拉拔过以后可以将近40只。

当时冷拔机在国内还是个稀罕物,周宝昌认定这种设备在国内的前景,他决定放手一搏,于是,周宝昌把厂里的资金加上借款凑够了150万元,从德国引进了先进的冷拔技术,经过半年多的钻研摸索,他们企业终于制作出了第一台冷拔机。可冷拔钢管都没生产出来,就有一家国内企业找到周宝昌,想出270万元买下这台冷拔机。

1234...全文 5 下一页
关键词:导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