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东北经济“断崖下滑”讨论: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较多

2017-09-07 05:11:49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宋晓梧:国企改革、结构调整不到位

东北十年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内外经济大环境,正逢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需要东北的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业。

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一白遮百丑”掩盖了东北国有企业改革不到位、结构调整不到位等问题。2004年,国务院专门成立领导小组解决厂办大集体的问题,减轻国企负担。我当时作为领导小组成员,到一些地方抓试点,有地方领导说,当前经济形势不错,很多大集体职工都外出打工,历史欠账问题不急,何必把睡着的孩子拍醒给糖吃。

这几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在经济下行阶段时,因为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行业在经济结构中占比较大,所以东北地区经济下滑在全国尤其严重。更深层次的困境是机制体制问题、产业结构问题、经济结构问题。

田国强:陷入路径依赖,经济结构失衡

东北经济出现“断崖式下滑”,一个不可忽视的背景是,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东北此前曾高速增长。这个经济增长与上届政府尤其是世界经济金融危机之后政府高度介入经济活动、支持国有企业扩张有关,东北经济的一个特征就是政府介入深、国企比重大。

观察近些年来各省份经济增长数据,发现凡是国有经济比重越大、民营经济越不发达的省份往往经济增速越靠后,反之亦然。

上述现状导致东北经济陷入了路径依赖,未能在高速增长中主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难以从要素驱动转向效率驱动乃至创新驱动转型,依然高度依赖传统产业(主要是资源能源型、重化工型产业)、高度依赖国有经济、高度依赖政策支持,市场制度环境没有什么大改善,能够激发民营经济发展的优良土壤没有培植起来。由此导致,东北经济传统的体制结构和治理结构,难以适应中央的战略转变——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概言之,东北经济最大的问题还是经济结构失衡,而经济结构失衡的背后又是体制结构失衡和治理结构失衡。

聂辉华:问题根源在计划经济、大国企思维严重

东北经济形势突然变差的直接原因,与这几年的宏观经济和政治环境有关,但最主要是两点:

第一,东北产业结构和企业所有制结构比较单一,很容易受经济周期冲击。我们团队做了一些研究,发现东北地区在产业结构上表现为第二产业比重高于全国均值,在第二产业中重工业比重又偏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