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轻纺论”背后的东北经济“短板”之争)
宋晓梧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原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副主任
田国强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聂辉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8月21日,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的团队,北京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与吉林省发改委联合课题组发布了《吉林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下简称《吉林报告》)。该报告提出,吉林未来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应该瞄准五大万亿量级的产业集群,即大农业产业、大健康产业、现代轻纺产业、现代装备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
其中,关于东北“该不该发展轻纺产业”,“补短还是避短”,“不解决深层制度只谈产业政策是否可行”等问题引起巨大争议。8月31日,北大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吉林课题研究执行负责人付才辉接受媒体采访,回应了质疑。但关于东北经济的问题争议却并未消弭。
从“重工业摇篮”到2014年经济出现“断崖式下跌”,东北经济到底怎么了?
9月5日,新京报邀请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原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副主任宋晓梧、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田国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聂辉华为东北经济“把脉开方”,并对部分争议焦点做出解读。
焦点
1“断崖式下滑”,东北经济症结何在?
【林毅夫团队】“发展战略未遵从比较优势”
由于历史上的赶超战略以及过去东北振兴战略的侧重问题所导致的轻工业集群和相应商业网络的缺失是今后解决东北经济发展问题的关键。……吉林省经济发展面临的根本性问题与东北地区一样,即发展战略尚未根本上从违背比较优势型发展战略转型到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这妨碍了对其经济增长潜力的充分挖掘。——《吉林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