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为科研拿自己实验 院士将7.1万伏静电注入身体(2)

2017-05-05 13:10:17  解放军报    参与评论()人

经过反复理论推算和仪器精密实验后,刘尚合得出的结果高于英美专家认定的数值。如何才能证明自己推测结果的科学性?只靠理论计算显然不行,动物皮毛实验又能否达到人体的效果?为了尽早打通科研瓶颈,刘尚合大胆提出对人体直接进行高电压实验,并提议由他自己亲身来完成。实验如期进行。助手们通过专门仪器,让电压从2万伏起步进入刘尚合的身体,他的头发、汗毛一根根竖了起来。4万、5万……已达到国外资料认定的最高值。助手们停了下来,但刘尚合却毫不犹豫指挥下令:继续加压。5.5万、6万、7万……静电电位测试仪的荧屏上显示,他身体上的静电电压已经达到7万1千伏。

刘尚合一边紧盯着仪器,一边镇定地指挥着助手,同事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这是一个可以载入史册的时刻——人类首次测定并验证了人体静电电位的极端值!弹药火工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存在突燃突爆的“反常发火”现象,是困扰世界军事领域几十年的一道难题。由刘尚合主持的“弹药防静电理论与技术研究”项目,一举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就这样,一次次无畏面对挑战,一项项成果相继问世,刘尚合也一步步登上国际静电研究领域的高峰。“在与静电较量的路上,我从未想过放弃。”今天,刘尚合带领着落户军械工程学院的电磁环境效益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不断迈向新的征程。

刘尚合人物事迹

上世纪80年代初,石家庄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教师刘尚合踏上了追踪静电“杀手”的科研之路。在与静电的过招中,成就了他的两个唯一——我国静电研究领域唯一的工程院院士、在我省的唯一一位军人院士。

2006年10月,“神舟七号”的部分静电安全性评价工作告一段落。刘尚合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静电与电磁防护研究所再次参与了这一工作。

几年前,刘尚合就曾在“神舟五号”的模拟返回仓内,亲自测试其静电性能并进行静电安

全性评价研究。

而刘尚合领导的团队最终在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舱内压力服的静电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上郑重地签下他们的名字,为后来杨利伟飞天工况下的静电安全提供了最权威的保障。

谈及这段工作,在旁人眼里有充分资本骄傲的刘尚合淡然一笑,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他全部科研工作中的一项。“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同时也是一名军人,每一项科研工作都是一个必须完成好的战斗任务。”

科技工作者和军人,也许这就是与河北省其他院士相比,刘尚合身份的特殊性。

(责任编辑:都基强 CN065)
关键词:科研院士静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