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家门口建垃圾焚烧厂 3年后他们为啥同意了?(2)

2017-03-24 07:51:23    人民日报  参与评论()人

看完,起先反对最凶的蔫不吭声了。白云村村民陆士芳还是不放心,考察时“偷偷”敲开附近居民家门。“问了几家,都说闻不到臭味,没见冒过黑烟。听说那里房价这两年没有降,还在升。如果要建的垃圾焚烧厂跟这个一样,那就支持。”

2014年7月至9月,中泰街道共组织82批、4000多人次赴外地考察。项目周边4个核心村,80%的农户都有人参加。政府还召开中泰垃圾焚烧项目答辩会,村民问啥答啥。

一来二去,村民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白云村村民汪国荣,原本打算躲到城里,后来拿定主意不搬家。去年,他花了100多万元盖起洋气的小楼。“既然不会造成污染,谁还愿意离开家乡!”

项目红线范围内,有些老坟要迁走。这是大事,谁办都棘手,领到任务的南峰村党员姚文德准备好了挨骂。结果,当年的清明节,尽管大雨倾盆,凌晨3点就有不少村民迁坟。7天时间,570多座坟全部迁完。

大招三:不牺牲环境,还得有钱赚

微信图片_20170323173421

中桥村村民俞莉莉家的两层小楼,正对一抹青山。从客厅的窗子望出去,杂花生树,莺飞草长,轻风拂过,绿浪翻滚。

讲起村庄未来,俞莉莉如数家珍:从那片花海再往远处,旧农房改造的“单车公园”民宿已经开张,夜里亮起灯来格外好看;正在修建的景观路、自行车赛道绕着村子走,一直通到山的那边……

群众的“健康隐忧”要对症下药,“发展隐忧”更要化解。光靠磨破嘴皮跟村民说“牺牲”不行,得让群众有获得感。

杭州市专门给中泰街道划拨1000亩土地指标,用来保障当地产业发展。余杭区计划投资20.8亿元,在周边村打造城郊休闲“慢村”;投入1.4亿元,为中泰街道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环境那么好,无形资产算算有多少。旅游热起来,坐在家里都能当老板,就业机会也少不了。”近几天,中桥村党委书记周永章接待外地客商,常常忙到晚上八九点。“山里人脾气直,一上来我就讲,离村子1公里远,以后有个垃圾焚烧发电厂,翻过山梁就能看见。”

年轻村民蒋于成,当初是中桥村“闹”得最凶的人之一,为此曾进“班房”,现在当起义务“招商引资员”。“谁不希望家乡好,想方设法为村里引进项目,就是希望家乡不仅环境好,还能发展好,子孙后代生活得更好。”

“这两年,陆续从外头把户口迁回中桥村的,算算有200多人。有人争着要进来,说明村子势头旺。希望将来村里每个人都有底气讲一句:虽然这里有垃圾厂,但我们发展比以前更好。”周永章说。

终极大招:取信于民,天下才安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人民政府就是代表人民的,决策后只需埋头苦干就行了,忽视了与群众的有效沟通。”中泰街道党工委书记郭云伟如是坦承。

“各级干部的知识储备也需要加强,用旧知识、旧观念处理新问题行不通。有些同志连专业术语都讲不清,结果就被所谓的‘环保人士’的说法先入为主。”时任中泰街道办事处主任冯德伟认为。

正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014年5月至11月,余杭区调1000多名曾在中泰工作过或熟悉情况的机关干部,进村入户走访2.5万多人次,汇拢意见建议500多条。

循群众意愿指导工作,在后“中泰事件”的处理上,基本上成了定例。做水文和大气检测时,检测点就设在村民院子里,数据和细节第一时间公布。群众提出的建议和要求,被采纳并逐一落实。政府定期组织村民现场监督,听取项目方介绍。

杭州市还思考,涉及环境的重大工程项目,如何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对奉献多的一方做出适当补偿?

从2017年开始,杭州市在原有260元/吨的垃圾处理费基础上增加75元,设立环境改善专项资金,补偿像中泰这样承担垃圾处理的区域。垃圾输出的城区,产生垃圾越多,需交的费用也越多……

不久前,浙江省委常委会上,省委书记夏宝龙问起中泰垃圾焚烧项目的进展。“什么叫取信于民?不折不扣完成对老百姓的承诺,就是最好的答案!”

(责任编辑:任冲 CN062)
关键词:垃圾焚烧厂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