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专访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共筑农业现代化
当下的“农业现代化”既包含经营主体中新鲜血液的注入,以及传统主体在市场倒逼机制下的自我革新;也包含运用“互联网+”的手段,催生农业这一传统业态进行着迭代升级。将来大家会渴求当农民,农村将成为稀缺之地。
伴随着国务院发布《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农业现代化”再次进入公众视线。当年作为愿景和理想的“农业现代化”如今已然是一个进行中的状态和过程。
当下的“农业现代化”既包含经营主体中新鲜血液的注入,以及传统主体在市场倒逼机制下的自我革新;也包含运用“互联网+”的手段,催生农业这一传统业态进行着迭代升级。
而改变并非单纯发生在宏观层面,微观层面“观念的现代化”也在悄然进行,例如“农民”不再是对一种身份的表达,而是对一种职业称谓的描述:农业不再只属于田里干农活的人,而是进入到“新人辈出”的新时代。
在当前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经营新主体借助互联网等新技术平台如何打造农业新格局?政府对经营新主体有怎样的政策倾斜和支持?带着这些问题,《财经》特约记者昕原采访了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本文摘编自《财经》杂志(微信ID:mycaijing),转载已获授权,原题《专访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共筑农业现代化》
1、农业现代化加速发展
昕原: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任重道远,如今进入到了什么样的新阶段?具有哪些新特征?
韩长赋: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大方向和大逻辑。周恩来总理在四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四化”,“农业现代化”在当时是一个愿景和理想;而如今是一个状态和过程,而且这个进程在加快。中国农业已经从拥有几千年农业文明史的传统农业进入到加快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阶段,但还不能说已经实现现代化了。
农业现代化无论是从生产力水平,还是从生产经营方式的角度,都在发生标志性的变化。可以用几个数字说明问题。
第一个数据,现在全国20.26亿亩农田中,有50%以上可以实现人工灌溉,也就是说它们基本上是旱涝保收的。例如小麦80%和旱涝没有关系,水稻90%和旱涝没有关系。这标志着中国农业千百年来靠天吃饭的状况已经有了本质上的改变。这也是为什么年年闹灾,却能年年丰收,当然目前还不能完全离开老天爷搞农业。
第二个数据,目前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56%,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7%,即我们在种植农作物选种的时候,几乎没有杂种或落后的种子。过去中国农业的生产和增产主要以资源、劳动力等物化投入为主,如今走到依靠科技、人力资本、劳动力素质等因素的轨道上来,即农业增产的原因一多半是基于科技,并非基于种植面积的扩大。
第三个数据:目前全国田间平均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63%,有些地方甚至更高。江苏、黑龙江可以达到80%以上,西南地区例如云南、贵州偏低一些。这意味着中国农民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种地的生产方式已经得到根本改变,这是生产力发展的显著标志。
第四个数据:现在我国40%的耕地由270万的农业新型主体经营,它们已经达到规模化生产的阶段。而我们剩余2亿多农户经营另外60%的耕地。这说明现在我们的生产关系已经发生变化,农业生产很大部分依靠合作社、家庭农场、牧场、种植业和养殖业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它们是农业农村经济生产经营的新生力量,将来甚至会成为主要力量。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到:要充分发挥规模经营对现代农业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