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国内机器人市场现状:宁要外企二手,也不要"国货"?(2)

2017-02-10 09:11:21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恒丰银行研究院商业银行研究中心负责人吴琦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从金融业的角度来看,机器人行业有市场前景但技术还不是特别成熟,尤其是商业模式还不完善。很多银行都在加强对这个领域的研究,但由于匹配产业发展的服务模式和产品体系还不完善,相应的风控模型和手段不健全,所以融资规模还不大。吴琦表示银行业对于机器人行业的井喷态势尚保持冷静态度。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国近日表示,机器人这样的高科技产业具有风险大和前期投入大等特点,金融支持上除了依靠银行等贷款类机构外,还必须依靠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力量予以推动。

但是在吴琦看来,非银金融机构尤其是基金和券商对这个行业有些高估,从而导致中国机器人行业出现融资难与高估值并存的现象。

第一财经记者根据Wind整理的智能板块主要标的发现,从2015年到目前的平均估值水平,智能制造板块去年最高峰时期行业的平均估值超过200倍。今年1月份以来,智能制造板块动态市盈率普遍保持在100倍左右的水平,其中国内机器人明星企业埃斯顿为166倍,机器人则为98倍左右,显示出整体估值水平依旧偏高。

吴琦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高估值下,很多机器人企业可能会放弃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完善,转而通过资本运作来炒作。带来的后果无疑就是陷入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过剩的窘境当中。

(责任编辑:刘伟 CN067)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