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能停牌20个月后可有条件复牌:李河君不得任董事(2)

2017-01-25 05:27:06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昨日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汉能方面表示,将继续竭尽所能,努力达成证监会对该公司提出的上述复牌必要条件,让该公司股份可尽快于联交所恢复交易。

对此,汉能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我们尊重香港证监会所开展的工作。公司和证监会已就复牌的必要条件和程序达成共识,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相关问题会得到妥善解决。

看点

汉能为何急于复牌?

汉能曾称持续停牌给公司声誉带来负面影响

在外界看来,香港证监会提出的两个条件可谓苛刻,汉能宣布没有抗辩的打算,这或许与此前停牌令公司遭受的挫折有关。

2016年5月,汉能最大的第三方客户新华联与汉能“分手”。新华联是汉能最大客户,截至2015年,汉能的销售收入中,来自山东新华联的收入共有18.7亿港元,占汉能全部销售收入的66%。

汉能方面引用2015年年报中内容称,持续停牌对公司声誉带来负面影响,若干现有及潜在客户,业务伙伴和供应商等,表示欲减少、暂停或延迟与本集团合作。

在停牌后,汉能薄膜又在2015年遭遇业绩巨亏,净亏损122.34亿港元,系2011年借壳上市以来的首次年度亏损。

昨日,当被问及停牌期间公司最大的改变时,汉能方面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在产品及商业模式方面,着力拓展分布式应用和移动能源市场,在户用发电等领域取得了突破和进展。

李河君的地位将如何改变?

李河君仍是汉能母公司董事局主席

那么,如果被取消董事资格,李河君未来如何确保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呢?对此,汉能方面1月24日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李河君作为汉能的股东,将继续依法享有相关权益。

就在本月9日,汉能股权出现变化,原本持有上市公司72.21%股权的汉能控股,将其中47.31%股权,转移至汉能移动能源公司,令汉能控股持有汉能的股权比例减至24.71%。当时有分析称,这一举措削减了汉能控股对汉能的直接持股比例,可能就是为复牌铺路。

除了股权层面外,李河君虽然名义上退出汉能薄膜发电的董事会,但其仍是母公司汉能控股的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另外,新上任汉能董事会的三位人员袁亚彬、司海健和张彬,同时也在汉能薄膜发电的母公司汉能控股任职。并且,在汉能控股的体系内,上述三人均为李河君下属。其中,新任汉能薄膜发电董事会主席袁亚彬为汉能控股的常务副总裁,汉能薄膜发电首席执行官司海健仅为控股副总裁,汉能董事张彬为汉能控股高级副总裁。

背景

5·20暴跌后汉能关联交易骤跌96%

在2015年5·20暴跌之后,汉能不得不持续削减关联交易。新京报记者查询公司2015年年报看到,由于去年没有将新的生产线交付于控股股东汉能控股,导致关联交易下跌至低于6600万港元,下跌超过96%,公司随即在当年巨亏逾百亿元,可见关联交易之重要。

香港证监会在23日的公告中还认为:上述关联交易产生了应收款项,李河君等五名董事没有对关联方财务状况和应收款项可回收性进行适当评估。他们没有采取恰当措施追讨应收款项,因为他们把关联方的利益置于汉能薄膜发电利益之上,没有以上市公司的最佳利益行事。

汉能巨额的关联交易确实产生了大量逾期欠款。当前,汉能尚未披露2016年年报,但2015年年报显示,汉能对汉能控股及其联属公司之应收合约客户总额约为20亿港元,贸易应收账约为26亿港元,其中26亿港元为逾期款项。

汉能薄膜发电表示,已经催促对方尽快偿还所有款项。但汉能薄膜发电的母公司汉能控股却发函称,公司股票被指令停止买卖,一直没有任何结论,这对汉能控股造成重大影响,经营环境恶化导致汉能控股资金紧张,无法偿还到期款项。

(责任编辑:马少騄 CN061)
关键词:复牌李河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