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华人办国际奖靠大腕撑门面远远不够(3)

2016-12-24 12:18:21  澎湃    参与评论()人

因此,华人在设立国际奖项时,仅仅邀请些诺贝尔奖得主来装点门面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让这些顶尖科学家能够在评选过程中能够真正发挥出作用,这个才是国际奖项含金量的关键所在。华人在新设国际性奖项时,容易急功近利,认为只要请些科学界的大腕来撑门面,就能保证奖项的权威性。这又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花重金请这些大腕来,并非是仅仅为了撑门面,关键是要帮助评选出世界公认的得奖者。归根到底,一个国际性奖项的权威性取决于其获奖者在科学界中的贡献和地位。真正把世界公认的杰出科学家评选出来,并给予重金奖励,这样的奖项才是对于人类进步有实质性的贡献的奖项,才具有权威性。
华人设立国际奖的策略

随着华人经济圈的形成和不断崛起,华人在国际舞台中的地位也会越来越重要,华人来设立面向世界的国际性奖项也会越来越多。华人要办好具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际奖项,需要有正确的策略。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独特性,要办出自己的特色,不能再走“山寨”路子了。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荣誉教授哈里特•祖克曼(Harriet Zuckerman)在其关于诺贝尔奖历史的著作《科学精英:美国诺贝尔奖得主》(Scientific Elite:Nobel Laureates in the United States)中指出,诺贝尔奖的优势来自多种因素的结合,首先就是它独特的起源。可见,这个老牌奖项在其新设之初就是以强烈的独特性而横空出世的。当然,那个时候这类奖项还很少,比较好形成其独特性。现在,国际上大大小小的国际性奖项已经很多了,分别在各自领域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或者建立起公认的影响力。在这种格局中,华人通过新设国际奖项而后来居上的难度要比过去大得多,唯有通过制造“差异化”才能使得新设立的国际奖项有其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复旦-中植科学奖”在奖项的定位上,比较笼统,并没有形成鲜明的个性,所以,更容易遭致质疑。举个例子,该奖首届获奖人是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Allison)和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Tasuku Honjo),与2014年首届“唐奖”生物医药奖获得者完全一样。如此亦步亦趋,即便是通过严格的遴选选出的获奖者,但是会给外界一种简单模仿甚至直接抄袭的不好印象,也为质疑者提供了一个直接的理由。例如,就有学者抓住这点,直接指出,“如果加上一个,就不一样了!” 重复选出同一个人获奖并非不是不可能,但是,若存在可供选择的多种候选人的情况下,继续重复之前的获奖者,给人的印象并不是很好。所以,华人新设国际性奖项并非是坏事,但是,关键是要把各项工作都做扎实,做到位才能出好的效果。正如有学者评价说:“设立一个奖的话,you really have to investigate who are the real people who made contributions(你需要真的去做调查谁确实做了什么贡献)。复旦大学创立了一个大奖,这是一个机会,只要把功夫做到家,其实是一件好事。”这是很中肯的意见,华人在设计和组织国际性奖项的过程中应当把基本功做好,不能为了宣传而去做国际奖,那是本末倒置的做法,效果自然不会好。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提升,华人创办国际性奖项也成为了一种潮流。但是,这个事情任重而道远,并非能够一蹴而就可以做成的。华人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了的奖项时,切忌急功近利,而是应该切实做好基本功,做好评选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选出公认的杰出科学家,才能逐渐积累奖项的权威性。在组织运作上,尽可能减少商业运作的成分,而是以非盈利的运营模式来进行运作。对于广大华人科学家而言,也要改变认识上的误区,不要认为华人创办的国际奖可以让华人科学家获奖的概率更大。这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偏见,具有狭隘性。既然是国际性奖项,那么,是否是华人不应该成为获奖考虑的标准。任何新生事物,在发展初期都会遭遇一定的挫折。只要及时总结经验,并且合理调整部署,相信华人新设的面向世界的国际性奖项未来会办得越来越好,在国际中的影响力也会越来越高。

(责任编辑:陈倩 CN03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