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华人办国际奖靠大腕撑门面远远不够(2)

2016-12-24 12:18:21  澎湃    参与评论()人

中国人做事情有个跟风的习惯,只要觉得看起来不做,就会盲目去模仿。华人在设立国际奖项时,要避免出现设立“山寨版”的国际奖项,而是应该非常认真地去设计遴选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严格按照学术科学标准及贡献来遴选候选人。以“复旦-中植科学奖”为例,据“复旦大学”官方微信介绍,奖项的评选坚持“优中选优、宁缺毋滥”原则,候选人须为在世的相关领域科学家。该奖的评选委员会组成看起来也是很强大的,物理和生物医学领域的4位资深评委均为诺贝尔奖得主,数学领域的1位资深评委为菲尔兹奖得主,另1位资深评委为前国际数学学会主席。但是,首次颁发就遭来了海内外学者的质疑,如此多的质疑说明该奖项在组织运作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华人新创一个国际奖项的艰辛。其实,类似的问题即便是诺贝尔奖也存在,例如2014年呼声很好的华裔女科学家庄小威意外没有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对此,学界发出了不少质疑的声音。当然,老牌国际奖项在处理这类事务上很有经验,组委会马上派出诺贝尔化学奖评选委员会委员曼斯·埃伦贝格接受采访时,回应了“华裔女科学家庄小威同时发表的研究论文但未获奖”的质疑,并出示证据说明获奖者早在1995年就发表了理论设计论文。反观“复旦-中植科学奖”组织方在处理此类事务上的经验明显不足,当质疑声四起时,不但没有派出有分量的人出来澄清和说明,也没有出示相关证据,而是由秘书处给出了一个回应,草草了事。
华人设立国际奖的误区

刚刚颁发的“复旦-中植科学奖”,引起了不少质疑。但是,仔细推敲这些质疑的声音,发现不约而同集中到了一个问题上:“复旦-中植科学奖”首次颁发为什么选择颁给美、日两位科学家而没有颁给华人科学家?

华人科学家是不是比这两位美、日科学家更值得获此奖,我并非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士,不好评价。但是,依据这个观点提出质疑,而且这种质疑声主要来自华人学者,因此,不免让人产生一种印象,似乎是因为华人学者没能获此奖而感到愤愤不平,颇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意味。

其中,还有一种声音认为,“复旦-中植科学奖”应该关注华人科学家的成就,用不着成为外国奖项的附加品,颇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思。我认为,这些质疑的声音本身就有问题。既然是国际奖项,那么,就不能搞倾斜,不能因为是华人设的国际奖项而优先照顾华人学者。这种思维还是典型的狭隘思维,对于华人设立国际奖并无帮助。华人设立的国际奖要避免出现思维上的误区,而应该平等考察全球范围内的科学家,既不给予华人学者特殊照顾,也不给予其他背景的学者故意照顾,而是完全通过考察其对于科学研究上的贡献和作用来进行评估和遴选。

这方面,“唐奖”可以作为参考。迄今为止,“唐奖”已经颁发了两届,对于评选的结果,基本上没有什么多少质疑的声音。在评选过程中,是否华裔并非是评选的标准。比如,今年华裔年轻学者张锋就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唐奖”。我曾经和诺贝尔经济学的主阿尔文·罗斯教授讨论过“唐奖”,他给予“唐奖”很高的评价和肯定,他曾在我的著作《达观天下:跟尹衍梁学管理》一书推荐中这样写道:本书主人公创立“唐奖”,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复旦-中植科学奖”的设计,其出发点是对的,就是一个面向世界的国际奖项。但是,由于是第一次举办,在组织方面经验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整个过程,给人的印象是没有做好精准的准备工作,略显仓促,在应对质疑上也存在明显的经验不足。尽管该奖4位资深评委均为诺贝尔奖得主,但是,这些诺奖得主真正参与此事到何种程度,并不知晓。“唐奖”在评选过程中,其总召集人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先生是亲历亲为,投注了大量的精力。他把办好“唐奖”作为自己有生之年最重要的事情,因此,他下足了功夫。我在哈佛大学和丘成桐先生讨论“唐奖”时,他说,“唐奖”办得很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