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22日电(记者 杨月 通讯员 宗兆盾) 12月20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及参研参试人员代表。
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会见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及参研参试人员代表。资料图
习近平强调,今年是我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6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大力支持下,一代代航天人不忘初心、接续奋斗,谱写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壮美篇章,实现了我们先人们的飞天梦。这次任务圆满成功,标志着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这是我们在实现航天梦的长征路上竖立的又一座里程碑,全体中华儿女都为此感到骄傲。广大航天人建立的卓越功勋,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回望2016年,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天宫二号、长征五号、神舟十一号……每一次火箭、卫星的发射都见证着我们航天梦的成长,每一个中国人在直播屏幕前的泪水和笑容都在为祖国航天事业点赞加油!
而有这样一个人,他一生坚守在航天梦起的地方——航天发射场,用自己的万丈豪情和满腔热血为航天器的发射保驾护航,用最精湛的技术和最认真的态度托举起每一个航天器,也托举起了中国航天的坚实脊梁。
干,就要干大事!
为适应我国航天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满足新一代运载火箭和新型航天器发射任务需求,2007年8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文昌航天发射场工程正式立项,工程代号“078”。
文昌发射场建设初期。图片来源:中新社
当时,中国已拥有酒泉、太原、西昌3个发射场。海南文昌新建航天发射场,具有纬度低、发射效率高、射向宽、残骸落区安全性好、火箭海运便捷等优势,能够满足新一代运载火箭和新型航天器发射任务需求。
不到30岁的周湘虎,被一纸命令从四川西昌调到海南文昌,成为“078”工程建设指挥部的一名助理工程师。
土木工程专业出身的周湘虎,从一名工程营排长到机关参谋,已在卫星发射中心工作了6年,可每次看到火箭在地动山摇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他总在心里默默问自己:这里头有我多大贡献?
“千人一杆箭、万人一条枪”“分工没有高低、贡献不分大小”,这些道理始终说服不了那颗年轻的心——干,就要干大事!
机会终于来了!
“建设世界一流的现代化航天发射场”——单凭这一句话,就让周湘虎觉得浑身热血沸腾。
文昌发射场区规划用地1.6万余亩,大部分被原生椰林、灌木丛林覆盖,沼泽、滩涂遍布,眼镜蛇、银环蛇等10多种毒蛇出没其间,成群结队的红蚁白蚁,聚集起来像一团黑云似的蚊虫……
周湘虎和战友们初来乍到,首要任务就是为新建航天发射场探路寻址、铺路奠基。这些看惯了蓝图、握惯了铅笔的工程技术人员,戴上了草帽、拿起了柴刀,每天在荆棘丛中趟路打桩,一寸一寸勘察场区地形地貌。
一天的野外作业下来,他们个个都被蚊虫叮得满身包,被锯齿草划得浑身血口子,脸上脖子上大面积脱皮,脚上磨得大泡套小泡,血水粘住袜子,脱都脱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