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8日电
(见习记者曾繁华记者杨月)
自2015年底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吹响“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至今已满一年。
“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的讲话犹在耳畔。
扶贫之路上,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专家、能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便是其中的典范。
1
“人一辈子得做点让别人好的事。”
直到为人祖父的年纪,李保国依然记得小时候奶奶对他的叮嘱。
1981年,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的李保国响应学校号召,扎进太行山,搞起山区开发研究。当时的太行山区水旱灾频繁,交通不便,十分贫困。脱贫致富,成了山区群众最急迫的愿望。
李保国。资料图
作为农民的儿子,李保国坦言
“见不得老百姓穷”
。走进大山用科技精准扶贫,在他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光扶贫还不行,他一定要教会农民兄弟技术,授人以渔。
好多农民都叫他“恩人”。
“每逢正月到村里,家家户户都邀请我吃饭。”农民兄弟的热情与淳朴让李保国难忘。
有一次,李保国赶回保定参加学术会议,车在摩天岭村遇上交通堵塞,进退不得。一个村民叫上人,把自家的土坯墙扒开三米多宽的口子,让李保国的车开过去。
“每当想起这些,我的心中就涌起一股热流。为了这些农民兄弟的真情,我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全部贡献出来。”
李保国说。
李保国在河北省内丘县岗底村向村民讲解果树修剪知识。新华社记者朱旭东摄
2
最近网络上流行一句话,
“立个小目标,先挣它1个亿”。
而李保国帮10多万农民兄弟增收了35个亿!
李保国在研究树苗。资料图
“我一手指导的模式在河北遍地开花了,这是我的一种精神享受——我干成了这件事!我办成的这么多实事本身,就是对我的最高奖励。”
被誉为“科技财神”的李保国自己并不热衷于赚钱,觉得每月数千元的工资花不完。“不就吃药花点钱吗?平时去山里,人家还管饭呢。”
他更享受其中的成就感。
他把发明的山地节水灌溉专利免费送给一位企业家,企业家春节时捎了些螃蟹和虾过来。他看到企业家的成果特高兴:这我收下了。
3
为了农民兄弟脱贫致富,他算是把自己掏空了。
他手机里有300多个农民兄弟的电话,24小时随时答疑。其中许多人的名字他都叫不出、叫不准。但甭管谁提问,他都耐心解答。
妻子郭素萍,也是他课题组的主要成员,常跟着他东奔西走。江苏一个素不相识的核桃种植户打来电话求助,他带着妻子买了火车票就走,在地头指导完毕后饭也不吃一口,连夜又往回赶——第二天在石家庄的一个村他还有场指导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