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北大深圳合作备受期待 异地办学模式尚未形成(2)

2016-08-31 15:30:43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公开资料显示,该校区最早被称为山东大学威海分校,面向全国一本线以上招生。

上世纪90年代,威海分校也经历过一段压缩招生规模的时期。

2000年前后,随着教育部对其办学模式的肯定以及新山东大学成立,威海分校开始跨越式发展。

2012年,在时任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的推动下,威海分校更名为威海校区,实现了毕业证、学位证与山东大学的完全统一。

目前,该校区共有本科生1.39万余人,留学生7000余人,硕博士1000余人,是国内高校“异地办学”相对成功的样本。

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只是国内高校异地办学的一个缩影。

邢志杰曾在《现代大学教育》2005年03期发表的《中国大学异地办学的发展与问题研究》一文中指出,大学异地办学兴起主要分两个阶段。

一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地方行政区划出现变动。这一时期异地办学的典型是山东威海和河北秦皇岛,如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

二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国家高等教育规模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一些地方政府也在寻求新的增长点,并瞄准高新科技。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北大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都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

邢志杰认为,高校异地办学一般由地方政府主动发起,如珠海、威海、深圳等地。地方政府之所以希望引进高校来办学,与城市行政级别提高,希望借助创办高校来提升城市形象、知名度有关。地方也希望引进知名高校后,能为本地培养优秀高水平人才。

对高校而言,异地办学相当于延伸了自己的办学空间,也可将分校、校区作为对外交流的窗口。

不过,不是所有异地办学之路都通往成功。

《厦门日报》曾报道,2012年9月,厦门大学(以下简称“厦大”)开始将漳州校区万余名学生中的8200多人迁回校本部。

漳州校区2003年启用,主要供厦大大一、大二学生使用。但是随着2012年秋天厦大翔安校区建设完成,该校重新调整校区功能,不再有本科生入住。

《厦门日报》称,本科不同年级的两地分居而产生的校园文化、学长学姐引领作用的割裂,以及教学、实验不连贯等等,是厦大下决心将大一和大二迁回本部、并重启“整院制”的原因。

另一个尴尬案例是位于河北廊坊的东方大学城。

公开资料显示,东方大学城是我国第一座大学城,1999年10月奠基,2000年9月开城,累计有70多所院校(机构)在该地办学。

目前,大学城内的入驻院校仅9所,大多来自河北。一些优质院校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短暂入驻后又相继搬走。

多篇公开报道显示,异地办学成本增加、项目建设债务危机等问题,是东方大学城后续发展不顺的主要原因。

固定模式尚未形成

同样是异地办学,为什么有的较为成功,有的却黯然收场?

澎湃新闻梳理发现,30余年来,国内异地办学并未形成固定模式,成败与否,和外部环境、合作双方综合实力、办学方式等方面有较大关联。

外部环境,主要指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地方发展诉求以及相关政策等。例如国内相当一部分异地办学案例,都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

基于名校在培养人才、提高城市知名度、转化科研成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地方政府往往也愿意寻求合作空间,提供包括土地、资金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强强联合”更有利于异地办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