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吴建民车祸地距目的地仅10分钟车程 司机疲劳驾驶(3)

2016-06-19 09:11:03  观察者网    参与评论()人

我就讲这一句,不一定对,供大家参考,谢谢大家。

吴建民的外交生涯:曾任毛泽东翻译法总统亲授勋章

吴建民先生年轻时曾为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国家领导人当过翻译。从资深外交官到外交学院院长;从被法国总统希拉克授予“荣誉勋位大将军勋章”,到被毫无悬念地推选为国际展览局主席;从中国,到世界,再回归中国——吴建民,这位外交经历颇为丰富的“儒将”,一直备受国际舞台和中国外交界关注。

吴建民,江苏南京人。

1939年生于重庆

195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文系,分配到外交部

1961年—1965年世界民主青年联盟总部(布达佩斯),任代表翻译

1965年—1971年外交部翻译室

1971年—1977年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三秘、二秘

1979年—1983年外交学会欧洲处

1983年—1985年外交部政策研究室一秘、处长

1985年—1989年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

1989年—1990年中国驻比利时王国使馆、驻欧共体使团政务参赞、首席馆员

1991年—1994年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发言人

1994年—1995年中国驻荷兰王国特命全权大使

1996年—1998年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常驻代表、特命全权大使

1998年—2003年中国驻法兰西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2003年7月—2008年4月外交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外委会副主任

2003年12月—国际展览局主席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网等

经典言论

外交“儒将”

要警惕狭隘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狭隘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如今在全世界膨胀,成为一个全球性现象。“民粹主义的本质是反对改革,狭隘民族主义则反对开放”,这两者结合起来非常危险。

“在很长时间,外交在中国就是领导人、外交官的事,但今天,已出现了政治外交、经济外交、文化外交、教育外交、科技外交、军事外交、公众外交……中国外交已经进入黄金时期。”

忆建民

鲁培新(外交部原礼宾司司长)

建民去了,对我来说,很震惊。在我的记忆里,他身体一直很好,不抽烟,不喝酒,早晨要去锻炼,非常注意生活规律。说起来,他还比我小两岁。

他的音容,他的笑貌,如此的清晰。想起我们第一次相识,就像在昨天。那是1961年,建民还在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工作,是一名优秀的法语翻译。而当时,我在中国驻前苏联大使馆工作,在莫斯科。

一次,建民跟随时任全国学生联合会主席的胡启立出访捷克参加国际学联的会议。每次都需要经莫斯科往返,而我恰好就是接机人之一。在莫斯科停留期间,我开车带着胡启立和吴建民在莫斯科参观。胡启立和吴建民会兴奋地在车上讨论起国际学联会议上和前苏联等国家针锋相对的情景。那个时候,中国和前苏联是有意识形态分歧的,在会场需要即时发言,和前苏联代表团的成员现场辩论。中方代表团当时只有两三个人,年轻的吴建民需要现场翻译。建民业务非常熟练,对于当时争论的问题也非常准确地表达了意思,也非常有力量。搞外交工作的都知道,外交场合的翻译,一个词的用语都能影响表达,他反应真的很快。

但在场外,我感觉建民更多地却是谦虚和低调,并没有觉得自己有多么了不起。

四五年前,我俩参加一个活动时遇见,那时我们都已经退休了。谈到上世纪60年代相识的场景,都觉得挺有意思。建民后来担任外交学院的院长,对外交学院也有很深厚的感情,外交学院的新校修建,他出了很大的力,做了很大贡献。包括后来建立外交学院国际交流中心,也和他的努力分不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