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上海呼吁爱情作品入教材:不能只让学生网上自学(2)

2016-03-28 11:01:54  澎湃    参与评论()人

由于课堂无法满足青少年对爱情的好奇,他们选择在课堂外“自学”爱情课程。

调查显示,53.4%的受访者偶尔看和爱情相关的微信微博,且不同性别、不同学校之间的差异较小;有58.2%的学生偶尔通过书籍与电视了解爱情。

不过,网上充斥着不经挑选的爱情观点与影视作品,这会否扭曲学生的爱情观?

华东师大心理系教授崔丽娟对此表达忧虑,她对澎湃新闻说:“现在是‘大拇指思考’的时代,中学生通过手机或是其他终端获取到的信息多如牛毛,但现在的影视作品充斥着小三和婚外恋。”崔丽娟建议,让爱情课进中学课题,爱情作品进入中学教材的步伐还可以再大些。

呼吁:更多爱情作品进入中学教材

在上海,把爱情作品纳入中学教材的呼声又起。

上海初中语文教材主编范守纲依然清楚地记得他2004年主编上海初中语文教材(实验本)时引起的轩然大波。当时在全上海50所学校试点的教材,专门辟出了“爱情如歌”单元,一时引发国内外媒体的广泛报道和社会的热烈讨论。

“十几年后的今天,再回看这件事,我仍然觉得开设这样的单元是很有必要的。”范守纲对澎湃新闻表示,当前,对于初中生和高中生进行爱情观的教育正当其时。

范守纲建议,不要妖魔化对中学生谈爱情,更不能对于学生的青春萌动采取“防、堵、压、批”的简单粗暴的方式,“对于中学生之间的异性相吸和好感,我们要有引导的态度,教育应该当仁不让的承担起这个责任。”范守纲建议不妨在高中课本里,也单列一个集中的爱情作品单元,《致橡树》、《与妻书》等经典名篇都可以收入。

叶开认为,随着时代的变化应该加入一些新的内容进入教材,比如《哈利波特》、《少年维特的烦恼》等作品更容易引起孩子共鸣。

中学生们自己是怎么想的?《东方教育时报》的调查问卷中关于“你心目中最应当选入语文教材的爱情篇目”这一选项,学生给出的答案林林总总,其中《罗密欧与朱丽叶》《简爱》《泰坦尼克号》《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这些“老牌”的艺术作品获得了最多票数。

(责任编辑:陈倩 CN03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