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军报谈军改:改革是当今时代的大潮流大趋势(2)

2015-12-31 10:31:55  中国军网    参与评论()人

秦国虽经济文化落后却穷则思变,求贤若渴,秦孝公大胆起用从魏国西行入秦的商鞅实行变法。商鞅推行的变法包括设郡县、清户籍、奖耕尚武等,其最大亮点是以军功授爵代替世袭制,“尚军功以树国威”。赵武灵王实行军事变革的成果,也被秦国全面运用。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民勇于公战,乡邑大治”,秦国一跃成为国富兵强的大国。而当时势头正劲的一代英主赵武灵王却在宫廷政变中被困死沙丘宫,变革图强大业随之衰微不振。商鞅最终虽落得五马分尸的下场,但被毛泽东称为古之“良法”的“商鞅之法”得以继续实行,为大秦帝国“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奠定了基础,由此也才有了历代王朝沿用的封建制度和王道霸道并存的治国传统。商鞅的名字永远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

回眸历史不难发现,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一支军队历史的演进,都与改革创新休戚相伴。沙恩霍斯特的军事指挥体制和兵役制度改革,为德意志民族的崛起奠定了军事基础;拿破仑通过新战略、新战法改革,建立起盛极一时的法兰西帝国;西奥多·罗斯福的“大海军”改革,促使美国军事力量上了一个大台阶。可以说,改革是国家崛起、军队强大的基本法则和必由之路。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军事观,军事改革并非“天才统帅悟性的自由创造”。不管人的主观意愿如何,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催化之下,当战争形态演变和战斗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客观上必然要求相对滞后的军事领导体制、部队编制体制进行改革。以改革创新驱动强国强军,就成为有作为的国家和军队的唯一选择。

往昔战国纷争,群雄逐鹿,列强环伺,恶邻相向——生死存亡的选择,凸显出改革“绝境逢生”的极端重要性、迫切性。今天的世界,虽然少了刀光剑影,但仍然是“丛林法则”大行其道的世界。中国作为一个曾饱经屈辱的发展中大国,不能跨进世界军事强国的行列,就难免成为人家的猎物。我们的改革强军,不是要称霸世界,而是要打造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挺直腰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我国进入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对军事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强国必强军,强军必改革。此为亘古不变之理!

从甲午战争的“国运相赌”到日俄战争的“震撼结局”

——大改则胜,小改则败,真正意义上的军事改革是整体性、革命性变革

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是世界近代史上改变中、日、俄三国命运以及世界历史进程的两场战争,其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

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都受到西方列强的欺侮,都启动了军事改革,但几十年后,两国“相逢之时”已经“不相识”了。最终通过一场日本蓄意挑起的“国运相赌”的战争,检验出双方军事改革的成果。

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佩里率“黑船”侵入日本江户湾,日本被迫结束锁国时代,幕府体制也随之瓦解。明治天皇挥动鞭子,催动日本这辆旧马车加速冲上了近代化的高速路。

日本高举“脱亚入欧”大旗,倡导“文明开化”,实行“武国政策”,效仿普鲁士的集权政体,建立近代军事领导指挥体制,设立参谋本部,将

陆军

镇台制改为师团制,发展现代化海军,引进西方先进的武器装备,到甲午战争前,日本海军总体实力已超越吨位相当的北洋舰队,并基本完成了从古代国家向近代国家的转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