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2017全国两会 > 更多新闻 > 正文

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脱贫攻坚(1)

2017-03-13 08:51:46  中国国土资源报    参与评论()人

“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这么快、这么大规模的减贫,而且这一趋势还在继续……”迎着全世界惊奇的目光,今年全国两会上,中国政府庄严承诺: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40万人……

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脱贫攻坚首战告捷,但越往后难度越大、挑战愈多,如何啃下“硬骨头”、补齐最大的短板?如何久久为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何确保脱贫真正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连日来,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聚焦精准施策脱贫攻坚,积极贡献真知灼见。

精准脱贫要因地制宜因贫施策 

“要在今年减少1000万以上的贫困人口,比2016年减少1240万贫困人口需要克服的困难要多得多。”不少代表委员们深有同感。

“越往后减贫难度会越大。”国务院扶贫办原主任范小建委员解释,因为越往后因病致贫人口、老年人的比重越高,缺乏劳动力的比重越高,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比重也在上升,再加上生态条件恶劣、致贫原因复杂、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脱贫难度增大。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面对更为艰巨的挑战,代表委员们不约而同地打出了“精准牌”,他们认为脱贫就要紧扣“精准”二字,扶到点上、扶在根上,才能挖掉穷根。

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要改进脱贫攻坚动员和帮扶方式,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这番话,引起了代表委员们的深刻共鸣。

精准扶贫,首先要摸清底数。“我对数字脱贫有亲身体会。以前参加扶贫时发现,如果只从某年收入看,一些农民不算贫困户,但没有稳定收入来源,要负担孩子教育,家里还有病人。一些农民可能吃穿不愁,但还住在危房里,这样都不能算真正脱贫。如何让扶贫对象精准化,需要下功夫。”来自广西的全国人大代表向惠玲说。

全国人大代表王勇认为,精准识别致贫原因是打通扶贫工作“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对于因重大疾病、无劳动力等不可抗因素致贫的贫困户,要舍得投入资金、用足政策帮助其改善生活;对于因懒惰、认识不足、思想落后等原因致贫的贫困户,要改变其观念,教给技术、指明路子,鼓励他们通过勤劳双手摆脱贫困。

精准扶贫,还要因地制宜、因贫施策。来自海南省的黄月芳代表反映,在海南中部山区,仍有许多少数民族聚居村落的基础设施跟不上脱贫脚步:护田堤、水利设施、生产经营道路等建设状况堪忧,“没有水,再好的农作物也养不活;没有路,再好的农产品也送不出深山。”她认为,要让当地百姓脱贫,首先要把这些历史欠账还清。

“精准扶贫的精髓就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范小建委员的话得到了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主任包满达的高度认同。他说,内蒙古去年24万人脱贫,目前还有50多万贫困人口。现在的贫困人口大多是老弱病残,还有一些重病的病人。为了让他们稳定脱贫,当地政府在下力气研究产业扶贫,通过土地托管、种植、养殖等产业,把贫困人口纳入产业链。现在内蒙古的扶贫工作队已进驻每个贫困村,每村有5~10名驻村扶贫干部,了解每一户的贫困情况,谋划脱贫办法,力争不落一户、不落一人,扎扎实实脱贫。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位于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不少贫困村“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新一轮扶贫开发以来,武威市因地制宜实施“下山入川”易地扶贫搬迁致富工程,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经济发展逐步驶入了“快车道”。古浪县县长杨东代表总结,最深刻的感受就是“脱贫攻坚必须始终把最难的问题抓在手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