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习近平总书记曾两次端详南水——
一次是2020年11月,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江都水利枢纽。
总书记拿起一个装着水样的量杯仔细察看,问道:“从你们这次抽样看,这里的水质怎么样?”
“现场检测,达到了地表水二类标准。”工作人员回答。
他叮嘱:“一定要确保一江清水向北流。”
一次是2021年5月,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丹江口水库。
在乘船考察时,总书记端起一杯新打上来的水库水,迎着光看了又看,笑着说:
“‘水龙头’水质不错!”
(陶岔渠首)
2014年12月12日,丹江口水库水位高程达到160米。14时32分,“水龙头”陶岔渠首1、3号闸门打开,霎时间,清澈的丹江水喷涌而出,标志着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
总书记关心南水北调。作为世界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破解了中国水资源分布“北缺南丰”的问题,让一股股南水一路北上,解决了上亿人的喝水、用水问题。
总书记更关心大家用的水,好不好、清不清。
2014年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时,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希望继续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加强运行管理,深化水质保护。
2021年考察丹江口水库,他强调:要把水源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划出硬杠杠,坚定不移做好各项工作,守好这一库碧水。
(丹江口水库)
这一杯清澈的南水,来之不易。
早在通水前,沿线各省就按照“先治污后通水”的原则,拆除河岸网箱,淘汰造纸化工、黄姜生产等排放不达标企业,建立垃圾、污水处理站,搭建起数字化护水防线,让一个个水质考核断面达标。
通水后,护水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以水源地湖北十堰为例,随着《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护水的责任面,从大江大河大动脉,扩展到如毛细血管一般密布在广袤乡村的小流域。
一条条小河的“净”,最终确保了大河的“清”。今年上半年,湖北十堰所辖的27个国省控水质考核断面达标率、优良率均为100%,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强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