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微观察·习近平主席拉美行 | “弱鸟”先飞、高飞,带来的信心和可能(3)

中国书写的人间奇迹下,是举全党全国之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这项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带领着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扶贫,上下合力、举国动员。一部扶贫剧《山海情》在“全球南方”传播甚广,那也是他曾亲历的一段时光。东西部协作,空间大布局上纵横调度,在5年内完成近千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的。

这是文化的共鸣。

摆脱贫困,历史洪流巨响,蕴藏着百年大党的为民本色。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巴西总统卢拉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均深知民间疾苦,致力于改善民生,摆脱贫困。”饭碗里盛着党心民心,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因脱贫故事广为世界所知晓。世界也从“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的干劲里、从“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韧性里,去理解中国的精神、中华民族的风骨、中国人民的力量,更深刻洞察“中国的发展壮大有内生逻辑,是外部力量阻挡不了的”。

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映射到中国,这就是我们的“四个自信”。“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回望这段非凡历程,自改革开放之初提出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不过短短几十年。

党的十八大后,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摆在习近平总书记面前的是治国理政的千钧重担。这一年,距离全面小康只有短短8年时间,一个始终放心不下的事,就是“还有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而且越往后越是贫中之贫、艰中之艰。他选定了一个极其艰难、甚至很多人几乎认定了无法完成的目标: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