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呈现出新气象、开创了新局面。一个个文化遗产从传统到现代,连接历史与未来,成为世界认识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生动文化名片。央视网《联播+》栏目特推出“薪火相传”系列策划,从文化传承中感受中华文脉底蕴。
“尽快形成报告,报我审批。”
24年前,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在对福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建设陈列馆的批示结尾,特别叮嘱。
这份特殊的关心背后,是一段中国船文化薪火相传的故事。
“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泉州是一座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古城,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凭借发达的造船业和商贸业,泉州在宋元时期成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全球近百个国家保持着海上贸易。
当时,泉州海船采用的水密隔舱技术,不仅是中国远洋船舶乘风破浪的关键,也是中国对世界航海技术的重大贡献。欧洲造船界直至18世纪后期才开始应用此技术。
新中国成立后,学术界一直呼吁要建立中国人自己的船模馆,展示古代中国领先世界的造船技术与灿烂的海洋文明。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承担起了这份重任。上世纪90年代,海交馆组织全国专家学者和经验丰富的造船师傅,开启了国内最大规模的古代木帆船科学复原工程。经过8年努力,海交馆完成156种船型复制,其中不仅包括历朝历代各水域著名舟船,还重现了郑和下西洋船队场景。
当时,这些珍贵的古船复制模型,急需一个大型陈列馆进行展示。这却让海交馆原馆长王连茂犯了难:“我们做完了船模,但没钱建陈列馆。”
陈列馆建设可能面临“夭折”。大家商讨后,决定给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写一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