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理响中国】二十届三中全会阐明中国改革内在逻辑(2)

应当说,二十届三中全会解释了中国近十年来改革的内在逻辑,全会让世界知晓,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仅重要而且必要。全会表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之时,即到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要目标未曾改变。《决定》将这条道路的时间轴加以明确。

目前,距离本世纪中叶还有25年时间。对于任何国家而言,25年时间并不短。从客观上来看,要对这期间的改革活动进行周密、详细的规划是较为困难的。但值得称赞的是,中国共产党将总目标细化为一个个分目标。这25年改革进程背后,有着一条具体、清晰、易落实的时间线。在这条时间线上,有两个时间节点意义重大。一是《决定》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中可以看出,2035年将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实施的重要时间节点。二是全会锚定到2035年要实现的改革目标,重点部署未来5年的改革任务。《决定》提出,到202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80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从中可以看出,2029年将成为中国如期履行改革任务的重要时间节点。

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重中之重

《中国社会科学报》:紧紧牵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一“牛鼻子”,仍是未来中国改革的关键。外界认为,《决定》对经济体制改革的部署力度大、举措实、含金量高。您对此如何解读?

罗曼诺夫:中国共产党在二十届三中全会上对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战略作了重点部署。这传递出一种信号,即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重中之重。同时,全会对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作了重要部署。《决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意味着,中国政府在未来的日子里将投入更多的资金、人力、资源用于科技创新。中国经济将进一步成为创新驱动型经济体,即高科技行业自主创新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引擎。为实现这一点,中国将更加重视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这些产业不仅涉及自主开发先进技术,也涉及如何对尖端技术进行风险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