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物质充盈的时代,要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仍然需要有人敢吃苦、能吃苦、会吃苦,在艰苦奉献中成就自我。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燃灯校长”张桂梅,数十年如一日扎根深山,面对病痛折磨依然咬牙坚持,帮助一批又一批山区女孩改变了命运。她吃下的苦,最终都结出了果实。
要敢于担难。疾风识劲草,难时见担当。事物的发展总是螺旋式上升的,当改革进入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更需要知难行难,让更多担当者、挑战者接连涌现。
“最美村官”黄文秀,将青春最美的年华投入乡村建设,把艰难的扶贫路当心中“长征路”,却不幸在工作中被山洪夺去了生命。在她先进事迹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扎根乡村振兴一线,攻坚克难也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直到今天,村民们依然怀念着文秀书记:“生活越好,我们越想她。”
要敢于担重。面对日益激烈的未来竞争,只有在重点领域不断实现重大突破,掌握更多国之重器,取得更多重要成果,才能持续加码行稳致远的“压舱石”,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青蒿素之母”屠呦呦,在实验室中夜以继日地开展科研工作,才发现了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她接受采访时所说的那句“祖国需要我,我义无反顾”,诠释了一名科技工作者为国负重的担当。
要敢于担险。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黑天鹅”随时可能从天而降,“灰犀牛”随地可能狂奔而来。大到一国,小到一民,只有拥有敢于担险的魄力,才能增强应对未知的底气和信心。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钟南山院士置自身安危于不顾,匆匆踏上开往疫情重灾区武汉的列车,为抗击并有效控制疫情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在国人心中留下了“最美逆行者”的光辉身影,彰显了“敢医敢言”的国士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