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科技向新丨创新之道,唯在得人(2)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2018年5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句古诗,点赞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

总书记深情地说:“我们的很多院士都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厚情怀,都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他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对院士们要政治上关怀、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当好后勤部长。要做好退休院士工作,保证他们的待遇和礼遇,鼓励他们继续发挥作用。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带动全社会厚植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

信心——

“我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

2016年1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备受瞩目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颁给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团队的“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项目。

作为该项目的第一完成人,潘建伟也因年仅45岁的年龄优势,刷新了2006年支志明49岁获自然奖一等奖的纪录。这一年,在自然奖和发明奖的获奖者中,最年轻的第一完成人都是39岁,而进步奖最年轻的第一完成人38岁。

“我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我们要有这个自信!”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在地方考察中,他多次走进企业,同年轻研发人员面对面交流。

科技向新丨创新之道,唯在得人

△2023年7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企业年轻研发人员亲切交流。

“都很有朝气啊!”去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江苏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研发车间、光电实验室,尖端仪器设备旁一张张年轻面孔让总书记十分欣慰。

“是什么学校毕业的?”“工作几年了?”“学什么专业的?”总书记亲切询问。

企业负责人介绍,公司员工平均年龄只有32岁。他们还以年轻人为主力成立了一个“珠峰事业部”,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勇攀科学技术高峰。

“你们在这里做的正是攀登高峰的工作,很有意义。年轻人可以施展你们的才华,好啊!”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道。

科技向新丨创新之道,唯在得人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新核素团队科研人员在观察和记录设备状态。

总书记多次表示要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强调“鼓励年轻人大胆创新、勇于创新,让青年才俊像泉水一样奔涌而出”。

“揭榜挂帅”“赛马制”支持科学家大胆探索,更多青年科学家在重大科研任务中挑大梁;以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四唯”现象和“立新标”为突破口,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正在建立,激活科技创新的“一池春水”……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指引下,越来越多青年人才在科技创新的第一线茁壮成长。

寄望——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当了总书记后,我第一个来科技组。”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参加全国两会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会时的开场白。亲切的话语中,饱含对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与殷殷期望。

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汹涌而来,科技创新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命题。

“着力造就大批胸怀使命感的尖端人才”“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从国内考察到出席重要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明确要求。

2020年5月12日,总书记在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考察调研。在生产车间,他拿起一片厚度仅0.02毫米的“手撕钢”,轻轻扭折了一下,称赞说:“百炼钢做成了绕指柔。”总书记同围拢过来的职工代表亲切交流,“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在高端制造业科技创新上不断勇攀高峰,在支撑先进制造业方面迈出新的更大步伐。”

现如今,太钢生产的“手撕钢”厚度已达0.015毫米,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是非常重要的关键基础材料。

科技向新丨创新之道,唯在得人

△“手撕钢”